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杭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将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2020-04-25 21:52:28 来源: 记者 李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与人之间保持了适度的距离,也让使用公筷的话题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全国多地在积极宣传推广“公筷行动”,但多数雷声大雨点小,落地反响有限,实质推动困难重重。

  本次杭州市两会上,杭州市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民盟浙江省委会文化专委会主任葛继宏提议:将每年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长久以来,用筷子吃饭、给客人夹菜,已是中国餐桌文化的一部分,但客观上,也滋生了病毒传染的风险。中国人喜欢围桌而食,老人家觉得使用公筷影响用餐气氛、显得疏远,也有人觉得使用公筷是小题大做了,很麻烦,没必要。传统的观念,让使用公筷在实际推广中收效甚微。

  “调研中发现,一般餐厅提供的公筷和普通筷子没有太大差异,以至于很多人吃着吃着就分不清了,这也一定程度上给公筷行动造成了障碍。”葛继宏说,公筷推广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意,难以形成共鸣,“目前杭州余杭临平街道、建德等地纷纷推出推广‘公筷’举措,但各地市‘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握指成拳的效果。”

  “要采取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公筷、公勺,文明就餐理念。”因此,葛继宏提议将每年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双11’代表两双筷子,非常形象,也容易记忆。”葛继宏认为,这一天浙江省多部门可以联动,号召全省家庭、单位食堂自觉履行公筷行动公约,统一制作文明提示牌,向全省餐馆、酒店普及推广,并将其纳入日常餐饮管理。

  让公筷行动快速落地见效,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他还建议启动“5.11,我筷乐”行动,以孩子为源动力,让“小手拉大手”推动公筷在家庭中的使用;同时,发挥杭州“动漫之都”优势,打造“筷筷”和“乐乐”的拟人卡通形象,作为“公筷推广大使”,助力“公筷”落地。

  推广公筷亦可以为这一行业带来新的机遇,甚至促进筷子产业迭代升级。“公筷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区别与普通筷子,且在长度上略长,这就很适合在公筷上进行一些文创加工。”葛继宏说,比如在筷身上面植入一些传统文化,印上《菜根谭》《孔子》《老子》等经典著作的一句话,一篇文章可以制作成一套筷子,作为家庭成员各自的专用筷,既方便区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让国学走入寻常百姓家。

  “这其中创作、发挥的空间非常大。通过‘文创+公筷’模式,可推动实现筷子从纯粹‘功能性’向蕴含‘文化性’的升级转变。”葛继宏表示。

标签:公筷;落地;公筷行动 编辑: 张吉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