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完成“人才抽水机”向“人才制造机”的转变

杭州未来10年 计划引进近60所名校名院名所

2018-03-22 16:13:36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河对岸6幢彩色的房子,就是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效果图)照片由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提供

  大姐旁边的小姑娘说,身后的工地,以后要建成大学。林建安摄

  制图 高薇

  西湖大学预计下个月正式开建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落户滨江

  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都有可能来杭

  最近几天,有一篇文章在网上很红,《补齐“新一线”最后短板?未来十年,杭州要建7所一流大学!》。说得是,杭州最近被称为“准一线”城市,大有赶超北上广深之势。但有一个短板,就是高校太少,为此,杭州市打算接下来积极引进一些一流大学,文中说是7所。

  这让很多市民很高兴,7所一流大学,到底是哪7所?它们布局何处? 记者 林建安

  推进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建设

  力争10年内引进近60所名院名校名所

  这两天,快报记者也查了一些官方信息——

  今年两会上,徐立毅市长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今年一月初的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相关文件上,都说到了杭州接下来要推进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建设,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

  加快西湖大学、浙江工程师学院、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等一流院校建设,力争10年内引进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近60所名院名校名所。

  在今年2月底杭州市委组织部召开的人才工作新闻恳谈会上,透露出的信息是——

  杭州接下来要引进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5所以上国内一流大学来杭建设分校、校区或研究生院;

  引进建设20个高等教育层次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或世界500强企业建设30个高水平科研院所。

  查找下来,未来10年,杭州是不是要引进7所一流大学,这个数字,各种官方材料并没说得这么具体,但另一个数字,却非常明确,就是引进“近60所名院名校名所”。

  从文件上来看,这些名院名校名所,主要锁定的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全球排名前10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全国学科评估前五位或全球排名前20位的学科”。

  结合产业和城市发展格局

  名校主要布局城西科创大走廊、钱江两岸等地区

  大学因为拥有众多的师生,以及精湛的科研力量,往往对一个区域甚至一座城市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像美国纽约州的伊萨克,因为有康奈尔学院和伊萨卡学院,整个小镇就形成了一座大学城,学生和市民的比例是1∶1。

  房地产界信奉一句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有了人,自然就有了购房需求。

  10年后的杭州,在引进了近60所的名院名校名所后,师生规模之庞大可以想见。

  杭州将不但成为人才的“抽水机”,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制造机”。

  再加上杭州在互联网产业上的爆发力,生态环境上的优势,杭州的城市价值在未来几年还是非常看好的。

  那么,这么多的名校名院名所,将分布在哪里?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新闻恳谈会上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将在城西科创大走廊、钱江两岸等地区,合理布局。

  城西科创大走廊,一路包括了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这些年发展势头迅猛,是杭州新动能的引擎地带。

  钱江两岸,根据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的部署,将是今后城市发展的重点。北有钱江新城,随着市政府的搬入,这里不但是杭州的CBD,也成为了行政中心;南有滨江区、钱江世纪城、大江东,尤其是钱江世纪城和钱江新城隔江相望,按照城市规划,不但相互构成双“CBD”,一大批亚运会场馆以及亚运村也都布局于此。

  这一东一西两个地带,是今后杭州发展的重头戏,事实上,城市规划中也预留了不少空白。

  而计划引入的名校名院名所,有一些已经在这里悄悄落子。

  前天和昨天,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探访。

  探访对象:

  西湖大学

  坐标:

  城西三墩云谷

  西湖大学开工场地已经完成土地平整 近期将正式开工

  前天下午3点半左右,一位大姐带着两个孩子在三墩徐角斗(路名)的一根电线杆前等车。

  女儿稍大一些,上小学一年级,儿子还在上幼儿园。他们站着的这个地方,离三墩镇中心幼儿园山桥分园240米。昨天下午,大姐是带着女儿来接儿子回家的。

  他们的身后,围了一堵小围墙,边上种着各色花卉,里面是一片已经被填平了的工地。围墙以外的地方,边上用小彩旗圈了起来,架着几块“前方施工,注意安全”的牌子。

  工地东南角,铺了一小段水泥,还没有干透,几位工人正在做修整。

  “你们在等公交车吗?”

  “嗯。”小姑娘往嘴里塞了一块零食,点了点头。

  “这里可以坐几路车啊?”

  “1201路,349路都可以坐的。”

  “这里是哪个公交站啊?怎么都没有站牌的。”

  “山桥站啊,本来挂在这个柱子上的。”小姑娘指了指身后的电线杆,“以前不是大学,现在是大学了,不过还没造好。”

  “你也知道这里要建大学啊?”

  “对啊,西湖大学。”

  “你以后也要上西湖大学吗?”

  “我不知道。”小姑娘笑着说,不好意思地躲在了妈妈的身后。

  他们的左手边,就是围墙,上面竖着几块展示牌,最靠近他们的一块牌子,是“西湖大学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上面写着: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位于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板块,首期项目建筑面积635亩,总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30.7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47万平方米。

  建筑地点在西湖区三墩镇,用地南侧为墩余路,西侧为云涛路,北侧和东侧为校园后期用地。

  这块工地的东北角,原来是山联村法治公园,一些健身设备还没有拆。昨天下午,几位工人正在搬运公园里被推倒的树,还有一辆大铲车在挖土。

  工地里的一位工人说,“现在才3月20日呢,都还没开始建,听说下个月初会办一个开工典礼。”

  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

  全情投入西湖大学

  城西科创大走廊,35公里长,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横跨西湖、余杭,一路向西到临安。紫金港科技城,位于大走廊的东头。而西湖大学,就处于紫金港科技城板块内。

  “预计到2019年末,西湖大学的师资力量将超过美国著名私立学校洛克菲勒大学。”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曾经在公开发表演说时,这样表示。

  今年1月,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被证实正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虽然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不过今后,这位52岁的“超强大脑”,将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

  去年9月,西湖大学(筹)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开学。

  这个由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10人于2015年发起的研究院,是西湖大学的前身与筹建依托主体,由施一公担任院长。去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

  今年3月15日,西湖高等研究院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而作为杭州人家门口的民办高等院校,西湖大学每次一有新动作,都会让杭州人很关心。

  在这个月初的紫金港科技城挂牌仪式上,西湖大学筹建办的工作人员透露,“等到今年10月份,西湖大学将全面铺开施工,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到2021年可以完工。”

  西湖大学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施一公去年在《浙商》年会上的发言,西湖大学的定位是,“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

  总体来说,会是一个集聚艺术性、文化性及江南特色于一体的“花园式”美丽校园。将建有生命科学楼、基础医学楼、理学楼、工学楼、人文学科楼、学术会堂、学术交流中心、科研公共平台、图书馆、陈列馆、师生活动中心、公寓楼等建筑,将打造成集聚艺术性、文化性的“花园式”美丽校园。

  比如图书馆,到2021年,拟收录纸质图书及电子出版物5万册(种);到2026年,拟收录图书及电子出版物不少于40万册。

  学校有公共实验室、教学用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体育馆、游泳馆等基本设施设备。

  西湖大学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才?

  重点是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的博士生及硕士生,但也兼顾本科生教育,独具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聚焦科学技术等特质,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民办研究型大学。

  计划到2026年,要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约300人,研究助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平台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约600人,博士后约90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约3000人,在读本科生人数约2000人。

  培育拔尖的人才,当然需要一支强大的智囊团。

  据施一公介绍,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等学术上享有盛誉的全球顶级科学家组成。

  探访对象二: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

  坐标:

  滨江北塘河创新中心

  求贤若渴的滨江 这回迎来重磅“人才制造机”

  西湖三墩镇往南20多公里,钱塘江南岸,北塘河畔,未来将培育一批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地铁1号线,滨和路站下,再走1.1公里左右,就能到江一公园了,边上紧挨着北塘河。去年夏天,这里开放了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足球场,成为不少球迷们流汗的好地方。

  现在到这里看看,已经是一个美美的公园了,以前可是一个堆着垃圾、满地菜园的城中村。

  而公园附近,城中村拆掉后,又覆绿了320亩土地。按照规划,这里将被建成北塘河创新中心,成为滨江区互联网产业园的核心区,主打信息经济产业,未来是一批上市公司的集聚地。

  要发展信息经济,得有这方面的人才。

  去年12月,高新区(滨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航要在滨江建设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

  滨江向来求贤若渴,滨江区委书记詹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过,滨江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在于“盖了多少房子”而在于“聚集了多少脑子”。

  所以,在培育人才这件事情上,滨江的速度也很快。

  近日,从滨江传来消息,3月16日,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已经在高新区(滨江)事业单位管理局完成注册登记了。这离签约的时间,还不到4个月。

  2020年建成招生

  在杭学生规模将达到2500人

  今后,杭州人在“家门口”就能念北航了。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位置已经确定,就在滨江互联网小镇北塘河创新中心,和江一公园隔着北塘河。

  这个位置蛮不错,东北边推门可见北塘河以及3.8万平方米的江一公园,西南方推窗可见320亩的大片绿地,边上就是滨江体育馆。旁边一个1500多平方的“蜗牛读书馆”,也已经在3月20日开工了,以后做研究累了,抬脚就能去看会儿书。 

  互联网小镇位于高新区(滨江)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园内,规划范围西起建业路,东至江晖路,南起滨康路,北至江南大道。

  目前,在这个规划面积约3.908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已经集聚了阿里巴巴、网易(杭州)、华为杭州研发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企业。而北塘河创新中心,按照规划,今后将要被打造成为滨江区互联网产业园的核心区,主打信息经济产业。

  北航计划在这里打造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研究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微电子与信息材料研究中心、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研究中心等6大中心。

  研究生院则主要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与信息材料、仪器光电、计算机、软件等新工科方向,在杭学生规模将达到2500人,预计2020年建成招生。

  在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顾华锋看来,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互联网小镇,以及滨江的产业定位非常契合。高新区(滨江)是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目前已经诞生了41家上市公司、10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和超过700家的高新技术企业。

  研究院的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不过通过设计团队巧妙的设计,最后投入使用的研究场地,将能达到1.2万平方米。

  顾华锋介绍,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目前正在进行物业装修阶段,争取在6月底完成装修,具备挂牌条件。预计在7月初,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就将入驻了。

  最后再来讲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来头。

  它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第一枚探空火箭、第一架无人机均出自北航,学校在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方面实力雄厚。

  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都有可能来杭

  除了西湖大学和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将有可能来杭州,目前杭州正在积极跟这两所一流大学对接。

  中国科技大学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中科大最知名的是少年班。

  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迎来首期21名学员,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神童”教育实践。

  人才匮乏的时代,“神童”们是国家和中科大的掌上明珠。中科大专门邀请院士、教授和杰出青年学者担任“少年班学生指导教师”,每位学导负责3-5名学生,为他们选课、制订学习计划提供意见。

  像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少时便就读于中科大的少年班。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都来自这所大学。

  杭州还有哪些名校名院已经落户?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去年12月落户钱江世纪城,预计今年下半年,研究团队就能入驻了。

  今后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未来信息经济领域核心技术。

  ●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

  去年5月落户下沙大创小镇内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下设生物医药、精准营养等研究所,将承接一系列国际化的研发项目。目前,运营团队已经入驻,上周刚和锦江大厦签订了一项技术咨询服务协议。

  ●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

  2014年落户钱江智慧城,未来将聚焦智慧产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争取到2019年年底,累计实现税收不少于5亿元。

  ●浙江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去年7月开工建设,位置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校址内,要在北校区147.5亩的发展用地上新建办学设施,作为工程师学院相对完整的办学空间。一期计划2019年年底竣工,二期计划2021年年底完工。

  尽管主体校舍还在建设,其实在2016年,工程师学院就已经开始招生了。招生领域目前涉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

标签:名院;名校;名所 编辑: 赵磊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