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中国美院“哲匠奖”评到第三个年头,增设了5门“金奖课”,为此还办了一场展览
这个展告诉你,美院师生是这样上课的
2019-01-14 07:40:1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周祖妮

qjwb20190114a0014v01b004.jpg

  浙江在线1月14日杭州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周祖妮)中国美术学院难考,是众所周知的。按2018年50比1的录取比例,意味着平均每个考场只有一人能被录取。

  考上后会学一些什么?美院对一门优秀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

  1月12日,中国美术学院为5位教授授予了教学类最高荣誉——哲匠奖,并从中产生了一名“金奖”。

  这是“哲匠奖”的第三个年头。许江院长曾说,哲匠就是显现美院之美的人——“哲匠金奖”第一届获得者范景中教授,第二届吴山明教授。今年的金奖获得者,则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

  与此同时,美院首度增设“哲匠金奖课”,颁发给5门最优秀的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

  在南山路的美院美术馆中,一场正在展出中的“铸金炼课——2018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五案”,或许能为我们揭示这所学校的努力、期待及价值判断。

  “一流的学院,不仅要有一流的老师与优秀的学生,更是因为一流的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隐藏着一所学院的核心能量,代代相传,在一次次教学互动的熔炉中,铸炼成一门门‘金课’。”中国美院研究生处处长杨振宇教授说。

  那么,来看看这些核心课程到底怎么上?

  从展厅一楼拾级而上,二楼白墙上可见两个大字:“教学”。

  以往常规性的展览,往往只展示课堂教育的结果、艺术家的作品,这一次不同,观者会产生和学生进入同一课程空间的错觉。

  在“东方性版画创作”中,一面长达数米的墙上排列了一套套形色各一的水印饾(dòu)版,以展示刻印过程。而展厅内桌案上排放井然的工具,又将我们带入版画系学生的日常之中。即便对版画全然无知的观众,也可通过种种细节了解版画创作的整个过程。

  “江南园林精测与研究”则将教学空间转移到了山水园林之中。墙面上挂着数幅山水园林全景,园林中的亭榭楼台之构造,都被精准地描绘了下来,1比30的精测更是开全国建筑类高校的测绘先河。玻璃柜中展示的,除了常见测绘工具外,还有无人机——他们用无人机拍摄园林的俯视图和全景。

  现场,我们所见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山野、园林、工坊、书斋、车间、实验室,都是课程发生的现场。

  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够得上“哲匠金课”?

  评审委员会的评委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在展览现场逐一听取了课程负责人的现场称述,并进行提问、对话。

  最后入围的15门年度核心课程中,产生了5门“哲匠金课”——“江南园林精测与研究”(负责人:邵健)、“艺术史学史”(负责人:曹意强)、“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研究”(负责人:张捷)、“手工艺术创作与方法研究”(负责人:周武)、“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负责人:管怀宾)。

  许江院长将此形容为“沉金”。他在《金课之始》中谈到:一门优秀课程中,往往既要有规定的恒常要求,又要有独家的新锐启迪;既要有一般的目的要求,又要有创新点与独门心法。

  而第三届“哲匠奖”共授予5位美院教师,除金奖获得者杨奇瑞教授之外,还有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张国民,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主任陶音、建筑艺术学院讲师王欣获“青年哲匠奖”。

标签: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学院;美院;课程;版画;园林;负责人;无人机;创作;教授 编辑:吴晓婷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