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中小学  

这所学校用儿童哲学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年级学生问老师:“人一定需要知识吗?” 这样很有哲学意味的问题 学生们提了很多

2018-11-16 08:04:35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倪婷 记者 章翌

  “妈妈,我是怎么跑到你的肚子里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青菜?”

  很多家长应该都记得,孩子小时候黏在身边,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很多问题似乎一时间难以回答。等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类似场景就慢慢消失了。好像是,孩子大了,脑袋瓜里的问题就少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

  昨天,杭州春芽实验学校“呵护童心,致敬童年——儿童哲学月”系列活动正式收官。一个月里,学生和家长们又回到了过去熟悉的场景中,孩子们提出一直藏在心中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学校再围绕这些提问进行一系列与哲学有关的活动。

  有哲学味的课堂什么样?

  “问题”很多但未必有“答案”

  今年“儿童哲学月”的压轴戏,是浙大外国哲学专业博士、杭师大教育学院儿童哲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杨妍璐的“哲学亲子课”,主题是“快乐和悲伤需要什么”。和普通课堂比,这堂课有些特别,孩子和家长围坐在杨老师身边,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和家长讨论问题,就像击鼓传花一样,谁想分享观点,杨妍璐就把一个玩具放到那个学生手上。

  “快乐需要健康!”“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因为生病了,就会有朋友来看你,还不用上学,你也会很快乐。”学生们都很积极,连平时内向的学生也一直在举手,还有不少学生开起了“辩论赛”。尽管一节课下来“快乐和悲伤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并没讨论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但学生们说到“嗓子冒烟”,这正是儿童哲学课的精髓所在。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40分钟里学生和家长发表看法的时间足足有30多分钟,这个过程中杨妍璐只是默默地听着。

  这样的课堂,春芽实验学校儿童哲学课程组的13位老师已经习以为常。学校儿童哲学课程小组组建了一年多,定期集体备课,专门研究怎么上好哲学课。小组里除语文老师,还有数学和音乐老师。

  春芽实验的言劼这学期刚刚加入课程组,她把绘本故事与自己教的数学学科思维结合,有很多心得:“儿童哲学不光和语文、道德与法治有关,和数学也有相通的部分。”言劼的数学课也变了脸,就像杨博士一样,她开始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以前会想着这节课我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现在更注重做课堂的组织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和同事们都开始意识到需要做这样的转变。”

  怎样让哲学更容易“啃”?

  绘本、课堂、活动上下功夫

  春芽实验学校是杭州较早开展儿童哲学的学校之一,儿童哲学也是春芽所属的凯旋教育集团的共创课程。让孩子接触哲学,显然不可能让他们像大学生一样研读大部头著作,怎么让哲学容易“啃”?

  学校负责儿童哲学课程的陈霞说,我们的儿童哲学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儿童哲学绘本”模块,以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课程和教材的哲学类主题为依据,构建成体系的儿童哲学绘本课程;“儿童哲学+”模块,将儿童哲学对话方式用于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的开放式讨论环节,改革国家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儿童哲学活动”模块,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日常生活主题,开发“儿童哲学月”等系列活动。

  构架模块时,华东师大杨小微教授团队和杭师大王凯教授团队都给了不少好的建议,他们定期进校指导。全程参与了课程建构的王凯说,儿童哲学不是加入学校课程的某些内容,而是更新学生生活的方式,甚至是转变学校教育的精神,“春芽的儿童哲学融入了校园生活,是‘儿童哲学+’,即儿童哲学+学科、儿童哲学+阅读、儿童哲学+活动。”

  除了平时学校里无处不在的哲学元素外,参与哲学亲子课对话的还有学生的父母,哲学氛围从学校延伸到了家庭。“当下许多父母只盯孩子的分数,免不了‘鸡飞狗跳’,如果共同对话哲学,虽然时间短暂,也能瞥见美好。”陈霞说,学校专门请专家给家长开这方面的讲座,家长们的反馈很好,亲子对话从日常的唠叨、嘱咐、命令,变成了建设性的讨论和商量。

  学哲学远远比分数重要

  它给学生成长做了“减法”

  “儿童哲学”,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接触哲学,学会运用哲学方式思辨。在今年4月举行的江干区第17届“钱塘之春”教育高峰论坛上,它就成了被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词。

  王凯说,“儿童哲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寻求美好生活的能力,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哲学趣味;对老师们来说,是要激发孩子们最本真的好奇心,这恰恰是现在课堂上学生最缺乏的一种能力。

  言劼对这一点特别有感触。有一次数学课上,一位数学很好的学生起身回答问题,自信满满地说完,其他学生纷纷发出“喔——”的声音,看起来都恍然大悟,其实这名学生的回答并不正确。很长时间后,才有学生试探着举起手,提出了反对意见。“那时候我的感受就很强烈,在‘权威’面前,多数学生已经不太想自己思考了。”

  很多家长也有个认识误区,认为花时间学习儿童哲学,对成绩提升没有帮助。但哲学对学生的意义,远远比分数重要。

  多次来春芽上儿童哲学课的杨妍璐觉得,孩子成长中会逐步受到成人世界的干扰,好奇心和探索欲逐步减少,学哲学其实是给孩子做“减法”——减少成人世界的干扰,保持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就会想探究问题,学习就有了动力,这种动力要比家长监督更可靠。”

  学生小脑袋瓜里都有什么?

  哲学月里,春芽的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总结下来,学生最爱问的问题集中在“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们要上学?”“金鱼生活在鱼缸里开心吗?”“人一定需要知识吗?”其中有很多都是涉及哲学层面思考的问题,要给出解答还真不容易。

  春芽实验学校校长曹京蓉告诉记者,“儿童哲学月”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来解答这些问题,而是要在校园里营造儿童哲学的氛围,让孩子们主动去对话、思考,敞亮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一起看看我们挑选出来的学生问题对话——

  1问:我是谁?

  三(3)班章星文答:我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我又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2问:学习成绩好,成功的机会更大吗?

  二(3)班赵岚晔妈妈答:不一定,成功只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如果在你不会走路时,有一天你一下子学会了走路,那么你成功了。如果你跑50米,一直都不能跑进9秒以内,今天你突然跑到了8.9秒,那么你成功了。并不一定是你当上了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有地位或有财富才是成功。

  3问:人为什么活着?

  四(1)班邵炜程妈妈答:人活着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4问:我们的宇宙真实吗?

  四(1)班李董正答:不一定,有可能真实,也有可能不真实。有可能我们的宇宙是真的,也可能我们的宇宙只是给那个更大的天体充当一个梦中世界。

标签:儿童哲学;杭州春芽实验学校 编辑: 陈彩燕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