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2018首届文化消费节艺术大使:
朱炳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府铜艺”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雕记忆代表性传承人
很多人将朱炳仁比作是“东方的达利”,坚硬呆板的铜,在他的手中犹如画家手中的油彩一般肆意而灵动。他开创的“熔铜艺术”,使原本局限于工厂加工的铜铸造走向世界艺术领域成为铜艺术。
在这条铜艺术道路上近半个世纪的前行,他始终保持着一份与众不“铜”的热爱与执着。他曾在诗中这样写道:“铜,在沸腾;铜,在喷金;铜,在等待,一千年,两千年,五千年的等待。”
“但愿我即是铜,铜即是我。”
1/
到朱炳仁这一代,朱府铜艺已经传了四代了。
早在120多年前的绍兴,朱炳仁的曾祖父就创立了“朱府义大铜铺”,到第二代传人朱宝堂时,铜制品远销京城,成就了“朱府铜艺”的金字招牌。
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因战乱等原因,铜在当时属战略物资,不得用于私人生产,祖业无奈地在朱炳仁父亲手里中断了。在无铜可做的年代,朱炳仁从7岁起就跟随父亲练习书法,学习传统文化。直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铜市场的陆续开放,朱炳仁看到了重拾铜业的大好时机。从做铜质招牌起家,凭着对铜的特殊感情和悟性,他很快在铜雕领域生根发芽。此后十几年,他将传统铜雕与书、画、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新的铜艺术体系。雷峰塔、峨眉金顶、桂林铜塔、灵隐铜殿,上百件标志性铜建筑则让他成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真正让朱府铜艺焕发新生的,却源于2006年的一场惊世大火。
“2006年5月25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日子。” 朱炳仁回忆说,这一天,他参与的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却突然起了大火。烈火中宝塔首层屋檐被烧毁,大部分铜瓦被熔融。清理现场时,无限悲伤的朱炳仁意外发现,高温中融化了的铜肆意地流淌在地上,反而形成晶莹的铜珠和姿态万千的融铜结晶体,而此种形态的铜所展现的流畅之美是人工铸造无法实现的。
“我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艺术语言。”自此,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独创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
传统的铜文化,都是铸铜文化,铜只能在翻模中成型。而朱炳仁独创的熔铜工艺,实现了第一次让铜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流动,不受拘束,形成千姿百态的肌理。
他说,“青铜时代以来,铜的铸造都需要模具,这种‘无模可控熔铸工艺’将铜彻底从模具里解放出来,给了铜自由”。
如今,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的文创大作经常作为国礼送赠贵宾,就在11月初的进口博览会上,他一口气创作了五件元首国礼。
2/
在杭州的河坊街西入口处,有一座铜门面的屋子,仿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格,上书“江南铜屋”四字,看似门面不大,一进去却发现颇有进深,连着三层楼,别有洞天,有些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令人惊讶的是,除了立面墙和地面以外,屋内其他眼前可见之物如门蹬、回廊、地板、门窗、斗拱、立柱、艺术品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这就是朱炳仁历时3年自费筹建的铜雕天堂。为了造这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宅子,朱炳仁倾其所有,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产,耗费原料铜125吨,就连其中的家具都是朱炳仁用铜精心打造的。建成后,朱炳仁一直坚持免费对公众开放。
正值周末,铜屋里更是穿梭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看到序厅里摆放着的九件套纯铜桌椅,简洁质朴,不少游客都去铜椅上坐一坐,感受一下铜独有的质感。一楼展厅里布置了很多铜艺术品,都是朱炳仁和儿子朱军岷亲手打造的,但人们可以随意触摸。
“铜是一种让人感觉亲切的金属,我想让你触摸到铜的美。这种特别的质感和温度,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出对铜的喜欢。”朱炳仁说。
“传播铜文化,让铜回归老百姓的生活”一直是朱炳仁的信念。他认为,自古以来铜就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之物,铜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如青铜时期的鼎就是当时人们身份的象征。
铜屋内最受欢迎的是憨态可掬的动物铜雕、大巧不工的茶壶茶杯。随手执起小鹿铜雕的铭牌,你会发现“朱炳仁·铜”的标识。“实用、健康、艺术,让铜回归生活”是朱军岷创立这个铜器品牌的初衷。“在过去的中国人家里,铜器并不是摆设的艺术品,它就是锅碗瓢盆,所以我们还是坚持把铜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
在这一点上,朱炳仁和朱军岷父子二人是不谋而合的。面对如今许多品牌主面临的“酒香也怕巷子深”问题,朱炳仁·铜不仅在线下坚持开实体店,参加各种文创展会,希望通过直接的触摸和体会,让人们能够熟悉铜材料以及产品,还积极借助“微拍堂”等优质线上平台,进行品牌拓展。在产品的开发上,朱炳仁·铜致力于打造与传统意境相契合的产品,“我们做了很多的茶壶,与市面上的壶区别在于上面是没有花纹的。因为我们是真实手工打造的,所以壶上就余留了很多手工的痕迹,以及加工过程中榔头留下的印记,表达了更自然、更简单的概念,把器物恢复到产品内在的美。”朱军岷表示。
朱炳仁则更看重如今国家文化自信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兴起,传统文化强势回归。老百姓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的优雅。“我们现在所处的盛世不能只把财富留给后代,更应该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文化传承。”朱炳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