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专题 > 2018首届中国(杭州)文化消费节 > 艺术大使 正文

葛军

发布时间:2018-11-21 14:43:30 来源:

  【人物名片】

  2018首届文化消费节艺术大使:

  葛  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国际著名陶瓷文化艺术大师

WechatIMG9.jpeg

  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隋雪)“葛军作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造型中。中国人认为它很现代,外国认为它很中国。” 著名紫砂壶研究专家韩其楼在其编著的《紫砂壶全书》中这样评价葛军作品。

  之所以呈现如此反差,很大程度上源于葛军的艺术虽扎根于传统,却不囿于传统,他就像是紫砂艺术界的“异军”,不想恪守成规、重复历史、重复自我,于是从一开始就怀着满满的激情,在这门传统工艺中寻求艺术性的创作突破。

  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科班出身,又曾在紫砂厂区工作过的葛军,对于打泥片、拍身筒、接身筒等基本技法都相当熟稔,进而通过这些技艺创新外形。

  20年前,经过127稿设计,令壶艺界瞩目的《金钱豹壶》由此诞生,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和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展览评比最高奖,成为葛军紫砂创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壶体介于方圆之间,前冲的壶嘴像豹头,上弯的把手像豹尾,绚丽的斑纹毛皮、剽悍飞奔的强健姿态,为古老的紫砂艺术注入时尚的线条和现代色彩。其独创的 “色饰法”工艺,使紫砂器具有了云霞般流动的斑斓五彩,改变了传统壶千面一色的状态,也使紫砂艺术实现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突破。

  有人批评道,这还是紫砂吗?但葛军像一只带着野性的豹子,冲进了当时以摹古、仿古为主的紫砂行业。

  这些年,他凭借 30 多个国家级金奖和 300 多项设计外观专利,确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不少作品被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定为国际交往礼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部、中南海紫光阁等单位及诸多名人政要收藏。

  葛军的创作,是一种宜兴古意中蕴含时代性的综合体,他大大消抹了传统与现代无法跨越的鸿沟。“造型是语言,色彩也是语言,紫砂艺人要会讲文言文,也要会讲现代话。科技是飞翔的翅膀,我们不应该将这些手段拒之门外。”葛军说。

  新的时代、新的审美理念,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展传统手工艺,使其更加适应历史发展潮流,这是“紫砂人”葛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好的作品要有传统性、民族性,同时也要有时代性以及艺术家的个性,陶艺家必须要在土与火的交响中唱自己的歌。”这是葛军常说的一句话。

  而今,除了潜心创作,葛军也在紫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持续发挥着能量,他说:“这既是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这些年,葛军带了许多学生,其手下徒弟已获得相关职称的就有40多个,同时还在四所大学带研究生。“传帮带肯定少不了。”葛军说道。

  葛军认为,紫砂文化的发展取决于每个作者本身。“现在紫砂队伍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紫砂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对于创新,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明清的文人审美与今天的大众审美不同,创新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再迈一步,而不是你与众不同了就叫创新。”

  最近,葛军最新的“风姿”系列作品也在创作打磨中。“我希望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把传统静态造型做成动态的,通过造型的变化,赋予作品灵魂。”

  在葛军看来,最好的艺术传承离不开大众传播。这些年来,他先后到亚、美、澳、欧四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交流、讲学,被20多个国际知名学府聘为客座教授,又奔走在中国各城市之间,向世界展示紫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此次受邀成为2018首届中国文化消费节艺术大使,葛军认为这是一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多人对文化艺术有进一步的认识,让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雅俗共赏。”


标签:责任编辑:吴晓婷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