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2018首届文化消费节艺术大使:
徐君跃 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西湖琴社社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隋雪)与古琴的缘分,对徐君跃来说,似乎是命中注定。出生于古琴世家,徐君跃的祖父、祖母和父亲都是浙派古琴的继承人。浙派古琴起源于南宋,在古琴的众多艺术流派中,以“疏畅清越”的琴乐风格著称,其发展历经了千年的起起落落。尤其在新中国建立后,古琴传承一度差点中断。而浙派徐门,则幸运地承担起了重任。徐君跃的祖父徐白元是新浙派古琴的开创者,被称为“重振浙派第一人”;父亲徐匡华曾在电影《英雄》中出演老琴师,享有盛名。
童年时期的徐君跃,就是在琴声中长大的。徐君跃说,从小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家中的古琴雅集。祖母与父亲会邀请很多学生、琴友一起来家里弹琴喝茶,颇有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风范。而他把古琴当作玩具,边弹边玩,逐渐地有了演奏的兴趣,顺理成章地跟着祖母学习。再后来,古琴慢慢融入了生活,传承古琴,成为了一种责任。
“祖父和父亲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要困难得多。像二三十年代西学东渐,正是传统文化受到怀疑排挤的时候,但祖父的志向始终在古琴上。那时候的祖父全国各地跑,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组建琴社,维系传统文化。他们在这么困难的时期都风雨无阻,一步一步去推广弘扬,这种精神传承到我,我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总要去担当,去做一点事情,尽点心。”徐君跃说道。
与其他流派相比,徐氏演奏风格音乐沉静醇厚、细腻苍劲,手法中正干净,尤其注重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风格舒展流畅,极富内涵;旋律处理跌宕多姿,疾徐分明,充满活力。
“古琴是有声音的历史。”徐君跃说,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清淡平和,意味无穷,可以修身,可以静心,可以入道,自古就颇受文人雅士喜爱。“在演奏古琴的过程当中,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历史的痕迹就在琴音里面。”
徐家人对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不遗余力的。从祖父徐元白辗转全国,到祖母黄雪辉与父亲徐匡华的客厅雅集,作为徐氏古琴第三代的传承者,浙派古琴、西湖琴社的掌门人,徐君跃乐于施教,倾力将古琴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到现在,徐君跃的学生已不止上千人。其中有在学院里培养的专业人才,也有在琴社里学习,学成之后自己带学生、开琴馆的。
“当然也不能靠我一个人。”徐君跃打趣道,“我的学生,学生的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古琴传承的队伍中。”
令徐君跃开心的是,2003年,古琴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2008年,古琴在北京奥运会上精彩亮相,加上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古琴的生存和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机会,成了中华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而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徐君跃常年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艺术团体、优秀演奏家合作、交流,举办个人音乐会、分享会及古琴讲座。很多外国音乐家,在听到古琴以后,他们给的两个字,并不是“落没”,而是“前卫”。
徐君跃说,他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德国举办个人音乐会,台下大部分都是国外观众,但随着琴弦弹拨,他们的表情如痴如醉,“音乐无国界,这也是古琴得以流传千年的原因。”徐君跃说。
“我们很庆幸,现在中央政府对传统文化支持力度很大,古琴的发展和弘扬处在一个好的时代,我们理应贡献我们的力量。”徐君跃说。
此次与中国文化消费节联袂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徐君跃颇感振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对精神、对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不管是社会文明建设也好,增强文化自信也好,都需要通过这样的全民文化盛宴,让大家能够共同参与文化经典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