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2018首届文化消费节艺术大使:
陈水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绣领军人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
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辰辰)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在《筠清轩秘录》中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绣娘们的十指间有春风,一落一起一扬一收,美就诞生了。刺绣在杭州就有悠久的历史。南宋时,宋高宗迁都杭州,朝廷设立织造文绣机构,宫廷里集中了超过300名的绣师,宫廷外的街头则不少绣坊人头攒动。杭城刺绣在当时达到了鼎盛状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民国后,杭绣就如深谷幽兰,被人逐渐遗忘。绣坊渐渐少了,愿意“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绣女也越来越少。
近几年来,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水琴为首的杭绣技艺大师成立了工作室,招收学徒。把时光绣进作品,让技艺得到传承,是陈水琴朴素的心愿。
从14岁拿起绣针,陈水琴在绣架上已经沉浸了超过半个世纪。她的一双妙手绣过德国总统像、中国伟人图,也描绘过西湖美景和各种活灵活现的动物。每次,陈水琴的杭绣作品作为外交礼物时,总让外国友人叹为观止。
1973年,陈水琴研制出第一幅双面绣作品,从而结束了杭绣只有单面绣的历史;1981年,她又创作出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作品。
1982年,日本静冈县的一场刺绣表演,令当地人看得如痴如醉。绣架前,陈水琴将一根细丝绒一劈再劈,劈出100多缕,穿过针眼的一缕丝线几乎肉眼难见,她用这比头发丝还要细上好几倍的丝线绣出金鱼吐出的水泡。围观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摸着陈水琴的手反复看,“是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
1993年,政府委托陈水琴给邓小平同志绣像。如何给伟人造像?陈水琴想了很久。我们熟悉的邓小平同志是伟人,但陈水琴更希望能表现伟人生活化的一面。她选择了一幅邓小平和孙子在一起亲吻的画面,并命名为《81+1》,以双面乱针绣的针法绣成。完成后的《81+1》作品由市领导陪同陈水琴运到北京,送到邓楠同志的办公室里。后来,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丰碑”里,陈水琴看到那幅作品就摆放在邓小平同志的书房里。她说,刺绣最难绣的就是人物,一根线不对,就走神了。“刺绣一定得静下心来,每针下去都不能疏忽”。
为迎接G20杭州峰会,她又带领刺绣团队创作了大型刺绣四页屏风《荷韵》,永久收藏并展示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最大的贵宾厅,在峰会期间这里接待了许多重量级嘉宾。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陈水琴早已经立在行业的潮头,但一坐到绣架前,她依然还是一个专注的绣女。
子曰:“七十而从心而欲。”但因为这“功成名就”,70岁的陈水琴每天忙忙碌碌,只能感叹“时间真的不够用啊”。参加各地活动,推广传统刺绣;上刺绣课程,做传承工作,“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陈水琴说,她还是最愿意把时光都绣进作品里。
“每天保证绣八个小时以上,十二点后才睡觉。”她有着令人惊叹的执着和精力,只叹一天里不能再掰出一些时间,绣出更多的作品来。因为这样的热爱,她坚定地表示:“我要绣到绣不动为止。”
对待传承,她努力做到最好,虽然时间不够用,但每每在刺绣推广、传承的活动上看到她,总能见到她优雅、自信的微笑。如今,因为刺绣的精致韵味,爱美的女人们越来越喜欢在自己的衣服上绣花,或用闲暇时间绣围巾……手工刺绣在现代女性中也有它成长的土壤。
关于创新,她一直在探索,不断学习,对针法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再创作。“传统的事物只有顺应时代,不断创新和发展,才会源源不断地焕发出生命力,手工技艺也是如此。”陈水琴说。就连现在年轻人天天念着的“云吸猫”,都绝对能在陈水琴的作品中得到满足。在她绣绷上“长”出的猫,无人不赞叹它的活灵活现、难辨真假。眼睛骨碌碌得精灵古怪,毛发松软得仿佛有3D效果,让人看着就想摸一把。
“文化的传承必须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守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并且要把它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这就是陈水琴对文化一以贯之的看法和亲身践行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