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原创新闻 正文

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职业幸福 人民有获得感

美好教育 杭州交出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2019-03-21 14:56:0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朱戈倩 通讯员 蔡宇冠

  浙江在线杭州3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戈倩 通讯员 蔡宇冠)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些年来,杭州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奋进,砥砺前行,书写好属于杭州的美好教育答卷。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积极建设更充裕、更多元、更优质、更开放、更公平、更均衡的现代化教育服务体系,教育综合改革前瞻性深化,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展显著,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涉外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教育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有”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教育精准帮扶成效明显,关于美好教育的杭州答卷,可谓精彩纷呈。据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监测报告显示,杭州综合排名第一。

微信图片_20190319160333.jpg

  落细落实教育民生实事 优化育人工作

  早上上学早,学生睡不醒,家长赶时间;下午放学早,家长还在上班,孩子无人接、无人管,这是很多城市家庭面临的困境。杭州以开放校园的大教育理念来破解这个困局。

  为了保障学生睡眠时间,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杭州各区、县(市)均在区域内部分小学或整体实施推迟上学改革,各地因地因校因时安排上课时间,不搞“一刀切”。

  2018年,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纳入了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据统计,2018年秋季学期,杭州主城区共218所小学(校区)开展,四区三县(市)共143所学校开展。针对低年级孩子无书面作业、自我学习能力弱、自我管理水平低的现象,学校引入社会资源,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托管服务质量。

微信图片_20190319160338.jpg

  启用“小学招生无纸化报名管理系统”,招生入学信息通过部门间数据互换共享方式实现核查,简化报名程序,各类教育收费实现电子化便捷化办理,让家长最多跑一次。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为市民提供全市培训机构基础信息查询服务。

  制定实施中小学“美好成长”计划,构建“美好成长之旅”育人工作新体系。修订出版德育地方教材《最忆杭州》,培育学生家乡情怀。深化阳光体育运动,8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落户杭州,全市各级足球特色学校占比30%以上,省级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达3个;杭州籍新生连续八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

  名校“出市入县” 夯实学有优教

  杭州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 共建共享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保障体系。

  为盘活县域教育资源,在杭州市教育局支持下,市属高中名校“出市入县”,与建德、桐庐、淳安等3个县(市)高中“联姻”建立紧密型教育集团。目前,杭州市跨区域跨层级市域普通中小学名校集团已有22个。

  为让更多教师跨城乡流动起来,杭州市教育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牵头协调桐庐、建德、淳安三地政府部门,从三县(市)跨层级划转部分事业编制到杭二中等5所市直属名校集团,专项用于名校集团间的师资互派、合作办学,为跨层级名校集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事政策基础。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杭州市教育局支持名校集团核心学校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以共享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学校,构建集团成员网络学习共同体。

  十区教育融合有序推进,临安区纳入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十区双向共招生768人;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交付使用,首届面向六城区和余杭区1:1招生共576人;杭二中钱江学校主体竣工,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2018年全市新建竣工配套中小学、幼儿园85所。

  “三名工程”让家门口有了更多顶尖大学

  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西湖大学的“落地”,标志着杭州市“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除西湖大学外,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完成了两届招生;北大信息技术研究院已签约落户萧山区,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已签约落户滨江区,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已签约落户经开区,均已正式设立运营;2018年4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190319160326.png

  此外,杭州市还启动了与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来杭合作办学的洽谈工作,家门口的国际名校、双一流大学正在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杭派教法”助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

  2018年10月16日,“杭派教法”课堂文化节在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举行。13个专业、13节精品课、33节展示课......观摩活动中,听课教师最大的感触是: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事实上,这正是杭派教法的核心理念:重体验、强自主、去功利、慢节奏。

微信图片_20190319160313.jpg

  注重中职名校长、名师培养和名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杭州市已评定市名教育教学团队20个、确定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各40人,中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快速提升。

  加强品牌专业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杭州中职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市各类中职学校共开设69个专业,几乎覆盖全市所有行业。杭州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迄今为止,全市教育部门办中职学校全部参与试点工作,试点专业数36个,占全市专业总数的51.37%。已创建省级试点单位16个和评定市级试点项目20个,建成8个列入教育部试点的专业标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杭州样式”初步形成。

  全市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99.08%,通过多种渠道继续升学14060人,占毕业生的66.80%,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出重拳 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从2018年7月开始,杭州各区、县(市)陆续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黑名单”,教育部门面向公众选聘市民监督员,对已完成整治的,通过回访、暗访等进行再一次排查……

  自2017年底起,杭州市率全省之先,从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乱象、消除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隐患、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三方面全面部署专项整治。共排查出各类非法开展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的机构1943个,累计发出整改通知书1884份,797家培训机构被关停;并制定营利性文化课程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研制教育培训合同示范文本等,相关经验做法获得教育部官网推广。

  乡村学校“校校有名师”深化四有教师队伍

  一年来,由特级教师、高校专家教授等名师组建的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稳稳扎根在杭州各县市乡村学校,招收乡村教师学员1525名,从幼儿园老师到大学教授,几乎每月在开展带教活动,惠及万余名学员老师。

  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培养,工作室学员迅速成长,7人次获得国家成果奖,23人次获省级荣誉,165人次获市级荣誉,533人次获县级荣誉;40人次获省级科研成果,186人次获市级科研成果,692人次获县级科研成果。在今年最新评出的特级教师里,就有几位多年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

  不仅乡村,全杭州大力推进新锐教师培养工程,重点培养1005名35周岁以下各学科拔尖的青年教师,加快完善优秀教师梯队建设。巩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47人入选浙江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全市在职特级教师总计272名,约占全省总数的30%。教师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普高、中职、初中、小学及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82%、98.85%、99.99%、100%及100%。

  组团式帮扶把“杭州班”办去更多地方

  近年来,“杭州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贵州黔东南、贵州台江、湖北恩施、青海德令哈等教育对口帮扶地区。

  “杭州班”班上不仅有支教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经费配套,甚至还有企业力量参与其中,开创了杭州市“组团式”教育帮扶的新路径。

  2018年,杭州市加大组团式教育帮扶力度,选派158名中小学教师分赴青海、西藏、新疆、黔东南、恩施州、衢州等地开展长期支教,分批组织1017人次专家名师赴援建地区开展短期送教讲学。在黔东南州、德令哈等地举办“扶智班”、“甘霖班”、“杭州班”,招收当地贫困学生。

  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成效获得各方面高度肯定,原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退休后义务担任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带领台江民族中学显著提高办学水平,被评为最美浙江人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2018年教师节得到中组部陈希部长接见,并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优秀教师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

  到2022 年,学有优教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全面构建资源充裕、公平开放、选择多元、质量一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

  这是杭州建设“美好教育”的阶段性目标。2019年,杭州市教育局将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一)围绕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下功夫

  一是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落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二是开展首批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改革。三是进一步理顺系统各级各类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四是深入推进“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工程,打造清廉校园文化品牌。

  (二)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下功夫

  一是围绕服务数字经济推进“三化融合”,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抓好教育大数据中心、教育数据资源归集共享、智慧校园和云学堂在线学习系统等项目建设,推动教与学方式、教育供给方式、教育治理方式变革与创新。二是围绕创建创新活力之城和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发挥“三名工程”政策效应,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加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筹建工作,全力支持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浙大城市学校转设公办普通高校。三是围绕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巩固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继续在招生报名、学校审批、教育缴费等服务事项办理上实现材料最简化、手续移动化。四是围绕服务城市国际化,实施新一轮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加强教育国际化的全域推进。

  (三)围绕实现教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任务下功夫

  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美好成长之旅”新实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工作体系。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轻负高质”教育导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二是深化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支持各地各校创新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十区教育融合发展和名校集团化办学从县域向市域拓展。三是制定实施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抓好新一轮基础教育布点规划编制,并严格按“四同步”要求加快落地建设。

  (四)围绕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下功夫

  一是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公办初中强校行动,切实办好每一所公办学校。督促各区、县(市)将移交接收的配套义务教育学校办成有质量的公办学校,将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严格规范国有资产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督促区、县(市)按计划推进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在民办中小学任职任教清理规范工作。二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公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严格依法规范民办中小学招生行为,优质示范高中分配生名额比例从2018级初一新生开始不低于60%,并向非选择生源初中倾斜,缓解民办学校“择校热”现象。三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在排查检查、日常监管、综合执法等方面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长效治理机制,促进教育培训业规范有序发展。

  (五)围绕办好教育民生实事下功夫

  一是协调各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不断提升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水平。二是加快学校基本建设,新建竣工配套中小学、幼儿园75所。三是探索试点学后托管“1+X”服务模式,满足小学生课余发展兴趣特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四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户籍生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五是实施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站“双达标”攻坚计划,全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建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六城区中小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其余区、县(市)90%以上建设达到省级标准。六是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学生救护和自救能力,2019学年开始,每届高一学生每人参加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不少于6课时。七是推进以职业体验活动为载体的职业生涯教育,建设中职学校职业体验基地10个,实现各区、县(市)体验基地布点全覆盖,中小学生参与职业体验达到16000人次。

编辑:陈彩燕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