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专题 > 专题稿件库 正文
中国美术学院
孙楠
与美相伴 志愿青春
2019年05月17日 10:10:11 来源: 浙江在线


生活照(中国美术学院-孙楠).jpg

  孙楠,女,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一名普通的志愿服务参与者到公益项目的策划人,从赴西部支教为孩子们点亮梦想,到成为一名公益平台创始人。八年公益路,让她在志愿服务项目中不断突破自我、化茧成蝶。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她带领团队凭借公益项目《美美讲堂——乡村留守儿童互联网美育计划》斩获“创青春”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银奖。这一切的努力与收获,在她看来既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更是她对公益事业不变的“初心”。

  艺术传递能量 公益助力成长

  一善之功不为难,难于不懈付年年。八年来,孙楠已经把公益融入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的成为自己的生活日常。

  2011年孙楠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与漫画专业,一入校,她就参与到“棉花小豆豆”公益活动中来,课余时间利用专业所长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儿童病房、输液室设计卡通视觉形象,设立艺术体验区,帮助家长和儿童缓解在就医等待过程中的焦虑情绪,这个项目获得了医院、患儿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也让她成为了国美的一颗“志愿之星”,从此,她和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4年的夏天,“棉花小豆豆”项目邀请贵州省黔东南芭扒小学的师生来杭参观游学,为了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有一个学习艺术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契机,任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的孙楠,号召同学们通过淘宝众筹、作品展卖等方式为孩子们筹措路费和爱心公益金,让孩子们走进“天堂”杭州,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杭州西湖和贵州山区的风光,绘写下自己的心愿。孙楠和她的团队手把手的带着孩子们建立起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基础的美术素养,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理解工具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如今,参加首期夏令营的吴素香同学即将高考,谈起杭州,她依然充满期待与向往,她想考上杭州的大学再来看西湖。如果她成功了,她将是芭扒村第一位女大学生。这一系列的公益经历让孙楠对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多了一份关注,在她的心里默默种下一颗种子:去西部支教。

  2015年,孙楠成功入选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远赴云南省普洱市国家级贫困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成为一名支教教师。这既圆了她的支教梦,也激励着她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继续前行。做为一名文化志愿者,她很快找到了所学专业与工作、公益的结合点。因当地师资匮乏,跨媒体设计专业的她担任了景东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专业功底为她的语文课“增色”不少,她能根据课文内容,用看上去平淡无奇的粉笔和黑板画出一幅幅生动的插图,帮助学生们通过形象理解进行记忆。一技之长让她一下子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生活上的好伙伴,同学们通过她的画,爱上了语文课,也喜欢上了用画笔表达内心和情感。除日常工作外,她还与支教团成员组建了“益心无量”公益团体,向社会募集助学金、寻找企业合作,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学习物资。她利用课余时间下乡走访,为乡镇以外更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一份温暖。她还在各个乡镇小学校开展了一堂关于写“梦”、绘“梦”、说“梦”的美术公开课,让孩子们有机会拿起画笔共绘心中梦想。虽然每次下乡路途遥远颠簸,但每每看到孩子们的灿烂笑容,她便觉得充满能量。在支教的一年中,她与团队共同走访了景东县的10所小学、1所初中和2所高中,为偏远乡村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的美术课程,受到了当地师生的欢迎。2015年,她被评为“中国美术学院年度人物”,她用自己的经历感动校园,志愿青春。

  美育引领方向 公益创造价值

  2016年,为期一年的支教结束了,孙楠回到校园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作为一名90后的大学生,她深感改革开放为祖国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诸多机遇。多元的文化、飞速发展的科技在交流中互相碰撞、迸发火光,信息传播技术的便捷高速,让她意识到必须搭上文化产业发展和互联网的快车才能做好公益。

  孙楠和她的伙伴们以“创业+公益”的新模式推动校园文化IP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为学校同学、老师们搭建起作品展卖平台——“火创”,以“艺术进百姓百家”的理念让大众通过文创产品更加贴近艺术作品,让艺术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文化IP开发、展示与售卖,她为多个公益项目如“棉花小豆豆——艺术公益夏令营”、“研究生支教团——益心无量”等助力。同时,她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通过“火创”平台在淘宝众筹、微信商城等渠道发起公益众筹计划为云南贵州等边远山区师生众筹艺术课程教材、教具等,让边远山区的师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为了不断提升公益品质,提高服务能力,她通过《美美讲堂——乡村留守儿童互联网美育计划》组建讲师团队,研发教材、录制视频课程、培养志愿者讲师,提高公益课程质量,稳定授课志愿者的教学水平。让校园中更多的文化志愿者能在暑期社会实践、支教、艺术公益夏令营中,通过图文并茂、讲习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社会美育的成果有效地传递给受众,真真正正地满足他们对于美术课程资源的需求。2016年5月,该项目与阿里巴巴合作录制视频课程,通过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网络平台,输送到2万多个阿里农村网点,可供32万乡村儿童学习。2017年,该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立项,获评“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国家级、省级荣誉,并走上“一带一路”的国际舞台,把中国传统文化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年11月,在她的带领下,《美美讲堂——乡村留守儿童互联网美育计划》共孵化出7类公益子项目,制作出版教材5套,上线公益视频课程400集等,获得了“创青春”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赛道银奖等重量级荣誉。

  艺术服务社会 设计点亮生活

  “艺术源于人民”、“人民是艺术之魂”,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公益实践者,公益路上的收获与感动始终提醒着孙楠勿忘初心和使命担当,八年来的积累和成长,让她感到公益应该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在关于边远山区儿童的同时,她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普通民众,艺术服务社会发展,设计点亮人民生活。

  2018年夏天,她与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改造了杭州的一间破旧的钟表修理铺和一个小小的免费凉茶摊,改造成果一经播出,点击量破百万,央视新闻等多家重量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艺术、公益、生活,在这里完美结合。

  来杭务工的戴师傅将钟表修理铺开在了清波街道的一个老式居民区的角落里,这一开便是二十余年,在这个4平米的小铺中,他为附近的学生、居民提供配钥匙、修钟表等便利服务。在不远的长明寺巷,80岁的顾忠根爷爷,已有40余年的志愿服务经历,看守凉茶摊已传承三代,坚持在每年夏日最热的日子里为路人免费送上一份清凉。利用专业所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成了改造小组的目标。通过近距离观察、走访调研、设计改造,凉茶摊和修理铺在视觉上呈现出符合周边环境的统一的调性。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为戴师傅亲手定制修理操作台既节省空间又具有收纳功能,为顾忠根爷爷出摊时使用的手推车进行优化,做到省力便捷,利于储藏;同时将一些原有物件作为设计元素进行点缀,保留小摊、小铺的“人情味儿”。出乎意料的是,改造后的凉茶摊和修理铺意外走红。得到了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澎湃新闻等十几家媒体的报道。获得了100W+的点击量。杭州电视台的“我们”圆桌会议节目还专门为此录制了一期节目。

  “做有温度的设计”,这是她与团队的实践初衷,他们用艺术青年特有的方式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改造,戴师傅和顾爷爷的平凡故事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大家看到了普通人为城市做出的贡献,看到了他们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她与团队正在对杭州西湖区的一个老年食堂进行设计改造,将自身专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用“设计+公益”的方式去点亮城市的角落。设计改造一经发起,迅速在校园甚至社会掀起了一股风尚,许多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其中,主动提供经费、专业指导意见等,而校园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参与到设计改造的队伍中去。

  “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望之中,她通过一个又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承担起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孙楠和她的小伙伴们正在用一颗初心,一份坚守,一片深情撬动一个时代、打造一个公益世界。

标签: 公益;孙楠;孩子;艺术;支教;美育;团队;志愿者;中国美术学院;公益项目 责任编辑: 卢一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jypd/zt15858/ztgjk15860/201905/W0201905173660849383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