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

高考志愿填报:择世所需 选我所爱,择己所长

2020-07-09 19:56:1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学工部副主任、招生办副主任 孟宪军

  高考志愿填报是专业系统化学习的开端,也是职业生涯开始的重要内容能给,“院校+专业”的选择决定了我们职业生涯的起点。从生涯规划的视角出发,做好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正视职业定位,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的一次人生决策,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考生家长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们通过高考志愿填报,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希望同学们的父母理性认知大学专业,发挥孩子特长和优势,辅助孩子做好高考志愿决策。

  一、熟悉新高考后的各项规则

  考生家长应充分了解建立在选考科目基础上以不分文理、考生分段、“院校+专业”平行投档录取为主要内容的招生考试改革内容,充分利用好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充分的专业选择权。

  1.80 个“院校+专业”志愿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新高考模式下,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80个“院校+专业”志愿的设置需明确专业选择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专业而是一个专业群,志愿顺序要分梯度,志愿顺序还要融合地域、院校特色、城市依托等多种因素。

  2.分段投档

  考生根据全部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为三段,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分段线在高考成绩揭晓时一次性公布。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未完成的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具体比例视剩余计划与生源情况而定。  

  3.投档办法

  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档,位次仍相同的考生,则志愿顺序在前的考生先投档,全部相同的,则全部投档;投档后,一般不予退档。                 

  二、准确定位,择世所需,选己所爱,择己所长

  新高考的落地使高校的招生专业由幕后走到台前,很大程度上减免了所学专业的不确定性,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考生家长有必要系统性的了解学科专业的划分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全面认识个人发展的所有影响因素。

  1.认知专业和行业,择世所需

  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类和所在科类细分的各个专业形成了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行业特点和专业特性,各专业在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分别有所侧重,某种意义上“专业也在选择个人”,了解专业特性和行业发展,对未来诸位的专业学习难度、专业能力的大小,未来学业的高度大有裨益。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要结合院校特色筛选专业类别,要透过专业名称辨析专业内涵。选择专业时,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根据历年录取情况,剔除录取可能性小的专业和不喜欢的专业,根据个人专业偏好和录取概率,划定目标专业的大致范围。

  2.认知自我,明确所爱

  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有要全面地认识影响个人发展的所有要素,包括身心状况、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和发展机遇等。其中,与专业选择高度相关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考生的自身特质,包括特长、优势、兴趣、能力、潜力等,可以借助相对权威的职业测评软件,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等进行评估,以发挥个人优势为依据,再给自己划定目标专业的范围。

  3.择己所长,实现专业选择与个人优势的结合  

  将专业特性和个人特质相结合,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确定可选的高校和专业,发挥个人的特质和优势,确定专业选择范围,实现志愿填报。

  三、成就自我,避免误区,从长计议

  时代充满机会,高考志愿填报是个人专业学习的起点。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家长应避免“唯分数论”,避免“唯热门专业论”,从个人兴趣和优势出发,平衡兴趣和分数、院校和专业、省内与省外的关系。把握新高考带来的机会,通过专业学习和自身成长,成为自己,在职业世界中成就自我。

责任编辑: 吴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