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

志愿填报,高考外的另一项“挑战”

2020-07-09 20:00:19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 屠雄刚

  又是一年高考季,除了“考试”,考生及家长还将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志愿填报”,俗话说“七分考试,三分填报”,可见其重要性。如何才能科学、合理、高效的填报志愿,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政策、熟悉规则

  今年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第四个年头,相信很多考生及家长已经对“不分文理科、录取不分批、按专业填志愿、可填80个志愿”等政策较为熟悉,但是对于具体的录取批次、投档规则、日程安排等往往会容易忽略,例如“提前段”整体安排在第一段之前录取,是传统院校志愿,三位一体录取在提前段。艺术类、体育类是平行志愿部分本专科批次合并,考生分两段填报、分段录取,专业平行志愿每段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等。考生及家长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详细进行学习了解。

  此外,由于新高考志愿采取“专业+学校”,因此还要重点关注拟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高考录取最大的退档风险是专业体检受限,而这些专业(类)的特殊要求一般都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

  二、认知自我、理性选择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做到“知己”,“已”是自我认知,具体就是指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理想、家庭期望、就业条件等因素。其次是“知彼”,“彼”是学校、专业,具体包括目标大学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历史积淀和未来发展等。

  如何鉴别高校、专业水平,一般来说,高校我们可以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省部共建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省属重点大学等维度去判别,还可以从师资力量、学科实力、国家或省部级实验室数量来确定大学的实力。对于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重中之重学科、省重点学科、省重点专业、博士点、硕士点、师资力量等指标进行判别。

  在此基础上,以自身成绩为依据,可以借助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维度做个初步判断,寻找自己感兴趣、跟自己性格匹配、能发挥特长、能成就理想的适合学校和专业。当然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定位”原则,切忌“好高骛远”,同时取舍好“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矛盾。

  三、位次为主、巧用工具

  志愿填报环节中,考生应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号及选考科目等条件,参照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成绩分数段表以及拟报考院校、专业往年投档成绩、名次等资料,依照“冲稳保”原则,筛选出备选目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看待冷门专业、热门专业。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理性选择热门专业,即需要控制一定数量,避免出现因“志愿撞车”而造成“掉档”现象。对于相对冷门但却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建议考生不要错过“低分上好学校、低分读好专业”的“机会”。

  2、关注招生计划的变化。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除了需要关注分数、位次等信息外,还需要关注招生计划数,依据计划数的变化,动态调整位次号的参考价值。例如某校某专业,近三年招生计划数持平,且投档位次号相对稳定,则该位次号参考价值较高;如果该专业投档位次号区间波动,且招生计划数有变化,则除位次号应以区间范围参考外,还需要根据计划数的增减,相应调整位次号的增减。

  3、80个志愿合理分布。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绝大多数考生及家长都已经比较清楚,但冲应冲到什么程度、稳需稳在什么范围、保要保到什么地步,这其中还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首先是冲的程度,不少考生及家长认为既然是冲,那就尽量往好的填,然后不顾实际,选择分数高几十分、位次号相差上万的学校、专业,这样的选择,除了浪费志愿机会外,没有其他好处;其次是稳的范围,稳也同样需要一定的梯度,而不是单一的一个点,可以以位次号为参考(在稳的志愿段,既要看投档最低分,更要重视看其投档平均分),按照对学校专业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最后是保的地步,所谓的保即确保不掉档,也就是以低于自己成绩的投档线要求为目标选择学校专业,但这个低也建议有一定的“底线”,例如一段线上的考生,肯定不能用高职院校、专业去“保底”(考生自身兴趣等原因除外)。另外对于冲稳保的比例来说,主要依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承受程度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例如考生位次号位于该段中上位置的话,冲稳的比例可以适当扩大;如果考生位次号位于该段末尾,也就是刚好上线或线上附近,则建议扩大稳保比例,尤其是保的比例,确保在本轮投档中被录取。

  4、巧用工具,事半功倍。志愿填报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是进行志愿初选(即依据报考条件、选考科目、以及考生对专业、地理位置等因素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志愿群),以往这项都需要手工完成,现在不少媒体都开发了相应的小程序,考生及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这些工具,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选择以及志愿排序上。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考生及家长给予充分的重视,另外建议尽早准备,切忌等成绩出来后仓促填报,也务必用足80个志愿,不要轻易浪费。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金榜题名,实现自我!

责任编辑: 吴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