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18:15:00 浙江在线 通讯员 季康松
12月15日,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浙外召开。来自政府单位,国内外高校、中小学的百余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聚焦新时代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搭建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致辞。
宣勇介绍了学校办学新使命和“三地四域”战略布局。他指出,浙外教育学院和教育治理研究中心致力于以区域教育治理科研成果带动社会服务,为提升浙江省基础教育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浙江省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浙外范式”,也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次研讨会聚焦探索以内生性成长为导向的校长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和新时代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彰显了与会专家学者对于国家教育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切关注与使命担当。
阎凤桥指出,此次会议紧扣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以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为切入点,开展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需要制度保障和现代学校组织的支撑,并需进一步转化为创新的教育效能。
会议举行了《现代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首发式。本书既是对“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内生性成长模式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的有力展示。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孙绵涛介绍了浙外创立的“内生性成长模式”。
主旨报告环节,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以“智能时代的儿童教育:适应与超越”为题,分析了智能时代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他提出通过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的联系,以实现身心和谐、人人和谐、人天和谐,塑造具有生命活力和精神自由的新一代儿童。
海盐县新质教育研究院叶惠玉教授以“‘教育实践思想’的提出:基于内生性成长的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育路径”为题,总结了“内生性成长”理论下校长与教师的系统化成长路径,认为这一路径显著提升了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助力教育创新和专业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以“高中结构优化及教育治理改进”为题,探讨了高中教育结构优化与治理改进问题,针对多样化需求和县域高中资源分配不均等挑战,提出通过职普融通探索综合高中模式,推动类型分化和个性化培养。强调创新治理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
哈尔滨剑桥学院温恒福教授以“教育家精神铸魂,教育效能强身强校强国”为题,分析了教育家精神对校长和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提出通过修炼高效能人格、践行仁爱精神、提升教育效能,助力教育现代化和强国建设。
浦江县教育局徐双莲局长以“契约文化,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新途径”为题,阐述了“契约文化”在学校治理中的创新实践,提出了“集团有约”“教师有约”“小鬼有约”三大模式,通过优化资源、激发动力和完善评价机制,为现代学校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
成都大学代显华教授以“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内涵价值、培养困境及解纾”为题,探讨了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培养的内涵与价值。提出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机制和引领师资建设,培养具备教育家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范生。
沈阳师范大学祁型雨教授以“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外导与内生”为题,探讨教育家型教师成长路径,强调外塑与内生结合,通过榜样示范、实践反思和理论探索培养教育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扬州大学陆道坤教授以“教育家精神研究的为何、何为和如何”为题,聚焦教育家精神研究,强调回归初心,为教师成长和教育生态优化提供支持。通过“三线合一”逻辑、多主体视角与关系互动研究,呈现教育家精神规律,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林岚主任以“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为题,探讨了“好的研究问题”需明确具体、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研究应结合理论、实践与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学术成果落地,同时符合期刊定位,为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分论坛中,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盐县教育局、浦江县教育局等院校、部门、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培育、学校治理创新以及教育全球化与区域实践等方向展开讨论,为新时代教育注入创新动力与实践指引。
本次年会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与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名家思想研究分会,海盐县教育局,浦江县教育局,海盐县新质教育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