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浙江高校的戏曲社团来到浙商大 筑起非遗文化传承之路

2018-06-11 20:00:53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房敏婕 陈佳菲 记者 吴俏婧

工商2.jpg

  浙江在线杭州6月11日讯(通讯员 房敏婕 陈佳菲 浙江在线记者 吴俏婧 )6月9日晚,冒着雨,半个浙江高校的戏曲社团都到浙江工商大学来了,学生剧院里,一台由大学生自导自演复排的全本大戏《红楼梦》上演。浙江工商大学校党委书记金一斌饶有兴致地全程观看。3个多小时后,好评刷爆朋友圈,甚至惊动了王文娟宗师嫡传弟子王艺娟和毕春芳宗师嫡传弟子、黄龙越剧团副团长孙建红。为圆梦,十代浙商大星光戏剧社社员花了15年,用最纯粹的初心筑起青涩却坚定的文化传承之路。

  圆梦时刻,五百观众被感动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翻译成越剧,叫“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是旧时友”,出自60年前首演的越剧《红楼梦》。今年是浙商大星光戏剧社成立15周年,1000多名、共计十代校友出动各种人脉拉来牛人助阵:三位化妆师中名头最响的是无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的幕后功臣、杭州越剧院化妆师蒋敏励,化妆新秀唐蓉蓉和资深化妆师范红英都是戏迷熟知的名人;杭州满庭芳艺术团18人现场演奏;200件道具60套服装的排场秒杀不少民营剧团。从宁波赶来的2006级张校友说:“从灯光一亮起,我的嘴巴就没合拢过,母校的剧场太有范儿,太羡慕学弟学妹了。”

  当晚,台上“最老”的演员是毕业10年的学姐学长,最小的是大一新入社小鲜肉,不少人小有名气:小生台柱子、2012级金融专业董燕飞拿过CCTV《一鸣惊人》“优秀表演奖”,梅花奖得主吴凤花都夸过她;“警花黛玉”、2010级工商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王美川拿过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戏剧类一等奖、杭州市越剧艺术研究会优秀青年演员;“男版凤姐”、2015级艺术学院研究生李柏辰去年在“林妹妹”王文娟大师家中得到亲授;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汪婉泳有“小郑国凤”之称;累计11人上过《新闻联播》、《中国戏曲大会》、《CCTV浙江高校越剧行》等名牌栏目。生活中,他们是本科生、研究生、警察、白领、教师、公务员、IT业者、投融行政;脱下常服换戏装,他们是徐派宝玉、王派黛玉、吕派宝钗、金派凤姐、周派贾母、孟派紫鹃……从“黛玉进府”的两小无猜、“读西厢”的纯情浪漫到“黛玉焚稿”、“宝玉哭灵”的悲怆震撼,唱腔上充分体现了各流派特点,韵味浓厚, 15场,500名观众台上台下共一梦。“黛玉、紫鹃和宝玉都把我唱哭了。一个大学生业余团队唱得那么好演得那么真!”演出盛况吸引了浙工大、浙财大、浙理工、浙农林、杭师大钱江学院等各兄弟院校诸多戏曲社团和戏迷,朋友圈在凌晨一度被刷屏。

工商大.jpg

  保持初心,传承敢为高校先

  收获掌声的背后是艰辛付出,这出戏筹划了一年,上班族利用双休日坐动车、大巴回校,在校生晚上下课后练到排练室锁门。除了排戏还要事无巨细做好方方面面安排,既是演员又是后勤,为资金筹集自愿“吃土”;对舞台的热情让他们总有使不完的劲;对演出的执着连专业演员也惊讶和赞叹——33位演员都是浙商大在读生或校友,从80后到90后,共同的名字叫“星光人”,这是一个被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宗师、周宝奎宗师,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得主茅威涛、吴凤花、王滨梅、陈雪萍等夸过的大学生社团,也是一个屡屡走出国门传播戏曲文化的省级优秀社团和省级十佳社团,为浙江高校同类社团的佼佼者。

  2006级人文学院校友童豪芳绰号“童大神”,毕业8年后校园依然有他的传说。这次他从宁波来,行李都没放就开始化妆盘头做调度:“戏曲难、传承难,是初心,是信念感,让我们亲如一家。”童豪芳曾代表母校摘取全国高校京剧大赛一等奖。2008年,作为当时剧社负责人的他与社员一同找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三度梅”获得者茅威涛申请指导,才有了浙商大首次年度戏曲全本大戏。由于茅团指定团队倾情教戏、提供道具舞美等,演出甚至导致了学正街短暂堵车,星光戏剧社一炮打响,由此开启浙江高校戏曲社团每年5、6月演专场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浙商大星光戏剧社在传承传统文化上敢为人先。

工商3.jpg

  薪火相传,文化自信谱新篇

  “有一种爱15年未改,有一种情15年传递,有一批校友不远千里必定赴约,这就是一个15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浙商大戏曲社团!在没有专职戏曲教师的情况下,他们坚守初心。”浙商大团委艺术教研室主任屠锋锋介绍,校团委直属社团30余个,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星光戏剧社、墨湖书法社和晋邻汉服社,其中星光戏剧社每年演出开支最大。”为鼓励出精品出人才树品牌,除常规社团经费外,2010年起学校推出了“重点立项助跑计划”,社团通过项目计划书答辩可赢取特别经费,星光版《红楼梦》就是今年当选项目之一。

  此外,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王滨梅作为浙商大特邀艺术指导,十年如一日分文不取、无私讲戏,多次带领越剧院以“戏曲进校园”方式为浙商大师生公益演出,播下戏曲传承的种子、辅导有戏曲特长的苗子。诚如王文娟宗师所言,“戏曲艺术是传承的艺术”。一群群像“浙商大星光人”这样的年轻人,为百年地方戏曲的薪火相传努力着。

  当所有演职人员郑重鞠下一躬,他们尊的是曹翁,谢的是观众,敬的是传承,回应他们的是汹涌澎湃的掌声。越剧非遗传承,戏曲进校园,永远在路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