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创新人才,更需要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浙江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为了展现浙江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上的培育场景,浙江省教育厅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探访新质生产力能工巧匠》新闻行动。重点宣传浙江各地职业教育培育新质生产力能工巧匠的有效做法、典型案例,并联合全国主流媒体形成宣传合力,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浙江经验”传播到全国。
“双师型”教师具有产业和教育的双重资质,具备联结产教两端的跨界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性融合”的鲜明类型特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纺织服装类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将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素质劳动队伍培养培训的关键基础性工作,不断探索行业特色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全省87所特殊教育学校中,已有56个开设了高中部,吸纳了近3000名残疾孩子就读。”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多所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中部迎来了首个毕业季,这些特殊的高三生们有的进入餐饮服务行业,有的掌握了绣花、竹编等手艺活……高中阶段的学习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遍及全省各乡镇街道的1600多家残疾人之家,也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元的就业渠道。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包含了“类型+层次”双重含义,其鲜明的类型特点是应与经济社会横向紧密融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在教育层次上应健全纵向贯通学生学习生涯的职业院校体系,使职业教育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具有向上发展的学业空间。
尽管已过去多日,浙江职高生周信静的“逆袭”故事,依然被多所学校关注。他的读书过程堪称励志典范,从职高生一路“逆袭”读到名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