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体测优秀可获5分加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为何“重体育”

2018-04-02 10:58:2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教育部近日宣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发布的一则自主招生考试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可获5分加分的消息颇受关注。

  2018年3月20日至31日,是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时间,学校公布的“认定办法及优惠政策”中明确规定,“对于可以获得自主认定优惠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但获得一本线认定优惠分值的学生除外)。”

↑清华提出不会游泳的学生不能毕业。

  记者今天向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了解到,清华大学实际上早在2011年就开始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对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给予加分政策。

  只不过,今年在教育部宣布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背景下,这一政策对公众来说显得格外敏感,因此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从2011年以来,国内不少高校也开始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增加体质测试环节,并将体质测试结果作为考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条件。

  不过,在长期研究学校体育的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看来,向清华大学借鉴重视体育的措施和形式不是难事,难的是真正理解清华大学对体育“育人”价值的认知:

  体育不只是赋予学生健康体魄,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格培养和精神塑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王宗平认为,正是因为国内90%以上的高校对体育的认知还停留在“体育就是锻炼身体”的初级阶段,未能充分理解体育更为重要的人格培养和精神塑造的意义,多年来,国内学校体育工作的推进始终处在一个瓶颈阶段。

  回顾清华大学自2011年起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为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予以加分的政策,刘波表示,目的有两个,一是向考生传达出清华大学对体育的重视,希望所有有志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坚持体育锻炼,即便是在高三也不能中断;

  另一个目的是希望能对国内高校起到引领作用。

  清华大学素有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这不仅因为学校希望每一个学子都拥有健康体魄,更因为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人格培育和精神塑造作用是其他教育手段难以达到的。

  刘波向记者表示,马约翰先生曾提出过一个理论——体育的迁移价值,大意是说,通过体育运动获得的优秀品质,可以转化到日常生活和人生的其他领域。

  “体育”即“育人”,体育不是简单上上体育课、锻炼一下身体,锻炼身体固然重要,但锻炼身体只是体育的一个功能,体育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育人,而育人功能就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

  今年1月以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影片《无问西东》在国内热映。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马约翰先生带着学生在雨中跑步,刘波表示,那个画面就是要体现清华的体育传统,表达的是清华通过体育磨练学生意志的含义。

  体育对学生品质、精神的塑造,反映在学校里就是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的长跑测试传统,就是对所有大学新生测试游泳,还有野营拉练,新生赤足运动会、人生启航毕业长跑等等。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无体育,不清华”……多年来,清华大学推出如此之多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活动,提出了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体育口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曾说: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一种拼搏的气质、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不过,国内能够理解体育对于学生精神塑造意义的高校并不多见,王宗平表示,国内90%以上的高校可能都会说“清华我们学不了”,其实,不是这些高校学不了,关键是因为这些高校理解不了体育的深层次意义。

  王宗平表示,清华大学可以给学生排四年的体育课(两年必修、两年选修),其他高校真的就排不了这么多体育课?

  清华大学让男生跑3000米、女生跑1500米,他们的学生未见得就比其他高校学生能跑,为什么其他高校的学生跑不了?

  清华提出不会游泳的学生不能毕业,国内大概没有几所高校没有游泳馆或游泳池、不能给学生上课吧?

  如果说到学科建设、课程管理等,其他高校都会希望向清华学习,但为什么体育就学不了呢?

标签:清华大学;体育 编辑: 蒋立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