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7日讯 陈十一校长是台州人,作为流体力学领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一手重建北大工学院,担任首任院长,而后出任北大副校长。2015年至今担任南科大校长,现在,他还是西湖大学董事之一。
他这次在台州、杭州、宁波等地和中学校长们面对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顶尖科学家的架子,他和每个求贤若渴的校长一样,为了好生源而奔波。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陈十一坦言,他的办学理想“还在路上”,但“我觉得这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时代。”
记者(以下简称“记”):南科大为什么这么重视学生的物理成绩?
陈十一(以下简称“陈”):南科大现在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微电子、半导体研究等,都是国家的需求。物理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这些新兴学科的学习都有重要意义。
记:中国现在的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陈:我国现在提倡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正慢慢起来。例如南科大在东莞建的散裂中子源,中科院在上海建设的同步辐射光源等等。这些大科学装置建设起来了,基础研究也会提升。基础研究起来了,会促进应用学科的发展,没有基础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它讲的深度学习,很多控制理论,这都是数学,是基础研究领域。
记:这几年中国传统的公办大学在学科设置和发展上有什么变化?
陈:现在中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是站在世界前列的。中国的“双一流”建设是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有可能把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从“不错”提升到“最好”。包括南科大在内的各大高校的学科设置,都是符合时代需求、学科需求,也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一般来说一流高校办学要考虑三个问题: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和领袖;做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的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省市的战略发展,做好技术转移,产生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南科大的办学目标。
记:西湖大学和南科大在定位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陈:我们国家有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水平公办大学,有南科大这样以深圳为支撑的创新型公办大学,也有像西湖大学这样的民办创新大学。这些不同模式大学的核心都是要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使命是相同的,但达到目标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南科大和西湖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很一致的,新兴的科技大学希望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又有国际化视野,高水平高起点。
深圳就像中国的硅谷,技术需求强,这些产业为南科大的发展带来机会。西湖大学为什么在杭州呢?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很繁荣,杭州是创新城市代表,需要尖端的理工科人才。一个大学的产生肯定和历史时期有关系,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办大学是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