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4月28日电(孙竞)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春)的活动之一,“走近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对话沙龙27日在武汉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去年7月,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今年1月,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等201个团队被审核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沙龙上,来自天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团队代表深入交流对话,分享黄大年精神的学习体会及团队建设经验。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表示,成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首先应当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 其次,要有教书育人、敢为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她强调,要坚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人才的敬业风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异者和引路人。王静康院士还特别提到,“国家责任重于一切”,团队要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国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史教师团队负责人马敏指出,要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示范,切实推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从而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马敏谈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教师团队是一支“薪火相传”的团队,老一辈学者倡导的自强不息、取精用弘的治学精神始终是这支团队的“底色”。“学习黄大年精神,就是要弘扬至诚报国、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为文化立根基,为民族守未来。”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基础地质学教师团队负责人赖绍聪介绍,从1939年学校创建地质学科起,基础地质学教师团队已经走过70多年。“西大地质人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作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需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勇于承担历史使命,视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为己任。
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许光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非洲研究院教师团队负责人刘鸿武,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团队负责人高正礼,山东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岩土工程中心教师团队成员李利平也先后做了交流分享。
为进一步深化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造就新时代人民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和与会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在会上联合发布了《武汉倡议》。
据悉,在本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同期举办“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成果展,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进行集中宣传,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