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浙大国际联合学院赴贵州交麻中心校支教纪实

2019-09-14 10:26:0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大“燎原”支教团

  编者按:贵州,长顺县交麻乡,岩石裸露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2020年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也将要实现全面小康,8月底9月初,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的16位学生来到了交麻中心校,支教并实地探访了这里的精准扶贫现状,写下了这篇纪实文章。

微信图片_20190914094157.jpg

  浙江在线9月14日讯 坐在四面通风的拥挤小巴里,手撑在过道里塞满的行李箱上,沿着缎带一般的蓝色护栏山路,经过四小时车程, 看到一条灰色的水泥路,交麻到了。

  交麻乡所在地好小,只有一条主干道,从南到北走完只要十分钟。一天只有一班车把这里与外界相连。

  交麻中心校也好小,教学楼就只有三栋,中间夹着两个凹凸不平水泥篮球场,就是主要教学区的全部了。但交麻中心校又好大,小小的教学楼里承载着无数的欢声笑语,一双双稚气又闪光的眼睛,还有无数"走出去",去环游世界的理想。

  深山里走出了北邮大学生

  交麻中心校,始建于1953年,建校初学校名称为"交麻小学"。1976年秋季学期,学校兴办戴帽初中。1983年秋季学期,初中部撤并至代化中学。1996年秋季学期,学校又恢复了初中办学,更名为"交麻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4——2015年,根据上级"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改要求,初中部撤并至鼓扬中学,学校更名为"交麻中心校"。现有学生442人,其中苗族占87.2%,开设12个教学班,教职工33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学校占地面积13124㎡。

  交麻中心校的孩子毕业后大部分会去镇里的初中,有条件的并且成绩优异的孩子能读高中,甚至是一流大学。校长自豪地说,去年有一位交麻学子通过对口帮扶计划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是全村的骄傲。这里体育、美术、音乐、多媒体器材齐全,特长教育也为他们上大学开辟了一条新路。

微信图片_20190914094206.jpg

交麻中心校的孩子们

  半箱水悄悄挑满了

  搬入家庭旅馆,第一天晚上我们就被好好上了一课:由于没在天黑前关好窗户和灯,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飞蛾、蚊子、螳螂、蟋蟀在房间里开会……可在我们到的这几天,新换上的水泵总是罢工,就算有水也只有冷水。卫生间有一个箱子专门用来储水,一个停水的日子我们从学校放学回来,发现原本半满的水箱突然全满了,原来是旅店的大叔特意到山里给我们这些学生娃挑来的……

  支教的几天里常有雨天,雨天穿着鞋子就是直接在水里趟着,细碎的尘土、掉下的毛栗子、还有莫名的虫子和其他东西就在水里混杂着,就这样走下去,走到学校。

  停电的日子本来是想给孩子们放视频看看的,然而整个乡停电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再用"班班通"放视频,下午在孩子们的热情要求下上了一节体育课。因为担心手机没电没法再用,所以都收起了手机,就这样,突然感觉到时间在静静流淌的感觉。靠在走廊的灰墙上往下看,篮球场旁边的大树被风吹的扑簌簌的响,孩子们就在阳光里嬉笑奔跑着打篮球、打羽毛球,和另外来支教的老师一起跳长绳。每声笑都变得那么具体可感,生活好像突然回到了它的来处,变得平和又柔软。

  留守儿童有了"艺术扶贫工作室"

  支教团的16人两人一组,在三至六年级的八个班任教一周。小学各班的课程主要都为语数英科和美术体育,但科学似乎到六年级才开始考试,所以之前孩子们没有太重视。

  虽然身处大山之中,也少有去外面看看的机会,但孩子们仍然渴望着知识,他们能知道在中国地图上贵州在哪儿,交麻在贵州的哪儿,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在地图上如何找到北京。有同学发现早上新发的教科书上有细致的地图,眼睛都闪闪亮的,指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我知道这里……"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引导着他们去更好的学习。

  地理位置和教学水平毕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学习,比如一节英语课也许只能教会三四个单词。六年级的一个班中甚至只有七八个同学在上学期英语考试中取得了六十分以上的成绩。尽管如此,还是有同学积极地举手说:"我喜欢英语。"他们也许没有很多很好的机会,但这并不能磨灭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好在,学校正在一步步地发展,也有更多的支教团队愿意走进大山,给孩子们带来新的知识。

  这里孩子们对音体美的兴趣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交麻多是苗族的孩子,他们大多擅长唱歌跳舞,或是苗族的一些民族乐器,也有人喜欢画画手工,喜欢篮球乒乓球。学校在争取一些这样的资源,2017年初,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留守儿童艺术扶贫工作室",开设了葫芦丝、芦笙等兴趣小组,现已初见成效,将努力打造一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学校。

微信图片_20190914094214.jpg

为解决停水问题,支教团成员和学校老师一起翻山越岭搬运新水泵

  家访走了15公里爬了10个山头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我们决定去五(2)班的两位同学进行家访。足足走了7.5公里,跨越五个山头,历时3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两位同学家的所在地——交麻乡翁落村干代组。

  第一位同学叫韦线,是一位做事认真、严肃的女孩。她是五(2)班的学习委员,也是家中的长女,这样的身份使她总忙忙碌碌得像个小陀螺。韦线的父亲非常重视教育,五个孩子也被管理得服服帖帖,放学后小小年纪在家里干农活。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万(化名)学家,小万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卧病在床,平时只有爷爷奶奶管教。我们恰好遇见了回家帮忙收玉米的父亲,他对孩子的情况基本不了解,只知道成绩不好。令人担忧的是,交麻中心校的大部分孩子和万同学境遇相似,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疏于管教是常态。

  扶贫攻坚妇女也动员起来了

  交麻乡是镇上的极贫乡。这里2014年终于有了深水泵,不再依赖靠天吃饭的蓄水池,这几年,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建设起来,至少从硬件设施上有了长足的发展。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政府在这里修好了水泥路,安置好了路灯,连汽车的普及率都大大提高了。尽管如此,居住的短短几天里,停水停电的日子占了大半。

  为了提高经济实力,交麻乡在县委和各级干部的带领、帮助下,由交麻村村支书的妻子牵头,众多妇女自发组织起联凤纺织合作社。人人入股,人人出力,合作社项目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办起来了。家门口就业、解放了妇女的生产力,成为了众多家庭新增的收入来源。除此以外,乡里的合作养猪场也是另一个增收的重点项目。

  上下齐心,打好扶贫攻坚战。县级领导全部入住贫困乡镇,长顺县副县长直接住在交麻乡指挥战斗。每位领导负责一组,了解到每一位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帮他们达成各项问题的最终解决。一路上,处处可见"脱贫先立志"等的标语,不少农户家门口也挂着"脱贫光荣户"的光荣牌。交麻村作为交麻乡脱贫攻坚进展最大的村,今年的目标是:现最后十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不过,正如我们在公路旁的牌子上看到的:"麻山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唯一途径就是易地搬迁"。贫瘠的山地、不便的交通是居民贫困的根本原因,只有走出去才有更多的机会,把青山和绿水还给横断山区,把更好的机会和可能交给村民。

标签:交麻乡;支教;孩子;长顺县;贵州;联合学院;留守儿童;贫困地区 编辑: 赵磊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