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山东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八大发展战略”和“十强”产业,稳健行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11月23日—27日,浙江在线记者跟随全国主流媒体山东高校采风团分别走进山东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探索记录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初冬时节,山东科技大学校园落叶飘飘,金黄满地,置身这江北最美校园,记者在探访中深切感受到:山东科技大学在深化改革的路上不断发力,精心打造山东科技大学“高铁动车组”,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吹响了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集结号”。
“十大工程”引领发展节奏
伟大梦想从来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校党委书记罗公利表示:“党委领导班子将改革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直面挑战和压力,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舍我其谁的勇气,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出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推动学校观念转变、方式转换、动力转化、创新图变、浴火重生。”
据介绍,学校在布局谋篇上,聚焦办学定位,突出“工科主导”,强化专业特色;突出“特色鲜明”,夯实学科基础;突出“应用研究型”,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不忘从哪里来,矿业特色不能丢。”山东科技大学缘煤而生、因煤而兴,因此提出要巩固在采矿、安全、地质、测绘等领域的优势地位,超前布局在煤炭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无人化开采、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等领域,主动作为,抢占高地。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共建“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为“岩爆”把脉;与临矿集团合作共建“智能采矿临矿研究院”。依托特色品牌,推动办学优势从煤炭行业向非煤矿业拓展,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进军。目前,山东科技大学在城市预制装配式电力管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相关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聚焦社会需求方面,学校提出区域特色不能少。主动对接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重组或新建一批对接“十强”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借力发展,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岛海丽雅集团共建应急管理学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联合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共赢,与泰安市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克拉玛依市等多个地方政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单位,与青岛港(集团)、青岛地铁、海信集团、科大讯飞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培育以海洋工程为代表的区域特色,并在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发展,整合各方资源,激发内生活力,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打造新的优势。
“近2年来,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八十’的思路举措,精准发力,效果初步显现。”从校长姚庆国的介绍中,记者对“一二三八十”的含义有了进一步了解,即一个目标、两个定位、三步走战略、八项任务、十大工程。其中,“十大工程”是支撑起学校发展美好架构的关键。目前,“四梁八柱”全部搭建起来,“十大工程”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9年9月6日,《管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学科筑峰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2019年10月12日,《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实施方案》《科技创新攀登工程实施方案》《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流设施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2019年11月8日,《一流人才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双服务提质工程实施方案》《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随之,“十大工程”任务分解落实全面展开。“十大工程”立足学校实际,瞄准5年奋斗目标,详细列出了主要任务、措施和责任单位、保障措施,既是任务书、路线图,也是施工表、责任状。
“十大工程”涵盖学校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又形成体系,协同发力。“措施有力,催人振奋。科大未来可期,我们从心底里感受到鼓舞!”很多细读过“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的科大教工,都这样向记者说道。
据悉,山东科技大学的“十大工程”是边设计边落实,边落实边完善的,在这一过程中,也悄然促进了校园的变化。一位在校任教多年的老教师眼中是这样的:“在校园道路上,人们都是急匆匆走过;晚上,办公楼亮灯的房间多了;假期里,倘若晚去办公室一会儿就找不到停车位。”工作节奏在加快,“忙”成了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