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从“双一流”到“双非”读研,褪去名校光环的他们经历了什么?

2022-10-25 09:56:22 来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刘俏言 钱橙计划高校通讯员 吕一含

16666561076168825606744214123193.jpeg

  在双非院校,魏禾看到了很多天赋、努力程度都远超自己的人 受访者提供

  从“双一流”院校的本科,考研到“双非”院校,会经历怎样的心理落差?又是一年考研季,一些曾经顶着名校光环的大学生们,因为考研失败、调剂失败等种种原因,进入“双非”院校读研。

  比如,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其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159人。昆明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中有92名本科来自985高校;深圳大学来自“双一流”高校及本校的生源占41%创历史新高。

  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撰文称全国各地“双非”高校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去“双非”读研体验如何?这段经历又会带来哪些思考和转变?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在他们的成长里,研究生的经历最终化作人生宝贵的一环,为未来增添光彩。


16666561093177096797704690891721.jpeg


魏禾找工作时,也曾屡屡碰壁  受访者提供

  学校只是一个标签,关键是自己要努力


16666561111864293328530847919537.jpeg


  魏禾 受访者提供

  考研结束走出考场,魏禾(化名)就清楚,目标院校大概率是上不了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调剂或工作:本科四年的学习让他觉得自己尚未学会一技之长;再加上身边的同学不是选择出国就是继续读研,抱着继续深造的念头,魏禾选择接受一所双非院校的调剂。

  魏禾并非没有211高校的机会,但他对自己没有信心,考研失利的挫败感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准备调剂的复试。“调剂是一场信息战,大家获得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和魏禾同样分数档的同学中,有人调剂到211院校,也有人调剂到研究所,这曾让他一度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筛选信息。

  从985本科生到双非研究生,落差是显著的。毕业时找工作,他屡屡碰壁:“在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很多时候对方一看你的研究生院校就不会有进一步回复。”

  焦虑情绪在与同辈比较下不断放大。和考入更高层次院校的同学相比,魏禾明显感觉自己进入一条慢速赛道。回家乡抚顺读研,每天上完课便能回家,生活虽然惬意许多,却莫名有种力使不出的松散感。而同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相比,他又有一种啃老的愧疚感,“看着有同龄人已经有相当的收益和能力改善生活条件,的确不是滋味。”

  大学毕业前,魏禾从未想过自己究竟要做什么,要过怎样的人生。“从小到大的路是一条不需要仔细思考的路,我也没什么理想。我甚至没有参与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

  转变发生在读研后,他曾有一段时间天天上招聘软件,但都未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现实让他意识到,与其陷入无用的焦虑,不如做些实际的事。

  相比于本科期间无目标的懒散状态,读研期间的魏禾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从本科暴饮暴食熬夜打游戏的状态,到读研时泡实验室看文献,“一路上遇到的朋友都是很珍贵的体验,大家都是为了毕业发论文而努力,多了一份共患难的情感联系。”在他看来,身边选择继续读书大多是愿意主动提升自己的人,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他也更能说服自己去努力。

  尽管魏禾把念完三年研究生视作人生低谷,他还是想感谢调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能力。”在双非院校,魏禾看到了很多天赋、努力程度都远超自己的人,“学校只是每个人身上的某一个标签,并不能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16666561125151788856233646330171.jpeg


读研让魏禾脱胎换骨 受访者提供

  “学历其实是就业的门槛”,即使在研究生毕业工作后,他还会时不时感到仍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接触到的已知越多,会更感到自己的无知。”魏禾说,真正重要的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状态,“如果因为学校的层次不好,那就通过实习、竞赛去丰富简历。”

  如今的魏禾对自己的状态还算满意,毕业后的他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专业相关的研发工作,工作的底线要求便是硕士学历。他和一众985双一流研究生毕业的同事一同入职,兜兜转转,他们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

  在社交平台上,魏禾晒出研究生前后三年的变化,毕业照上的他相比入学时,清瘦了许多,眼神也多了几分光彩。他也时常在账号分享日常生活:读书、旅游、摄影,“热爱生活并持续奋斗,一定会收获美满的人生。”魏禾说。


16666561137761608613012056428938.jpeg


魏禾晒出研究生前后三年的变化 受访者提供

  褪去名校光环,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你怎么能去那种学校呢?”在决定接受调剂前,类似这样的劝告陈凝雨听了不下百遍。在身边人看来,从985顶尖工科院校到双非学校,这无异于自讨没趣。双非学校的同学也不理解她——“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不接受调剂。”陈凝雨也不解释,“毕竟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赶。”

  在读研之前,她对双非的种种弊端早已耳闻——实验室条件、师资力量有限,以及找工作时可能遭遇的隐性就业歧视……她尽可能地在认知范围内给自己打预防针:不过是学校资源差一些,学习氛围稍有区别,自己努力就好。但她还是在入校的那一刻破防——校园的每一个方面都让她无法适应:她无法融入校园环境,身边同学不理解她,她也同样无法走进身边人的圈子。

  本科院校带来的是荣誉也是压力。陈凝雨豪不夸张地讲述这一份光环带来的焦虑:老师会觉得你来这太可惜,读研期间认识的一个同学,她会很直接地告诉我,“你是那种头顶自带光环的人。”她会不断地和我说,“你是真实的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我居然可以和一个名校毕业的人一起学习”,听起来有些浮夸,但这只是她在读研期间真切感受到的万千落差之一。

  考研时,凝雨的第一志愿是本科院校原专业,距离录取线差了10分。听到老师说自己有可能去到双非学校,她是难以接受的。“但当时也没有勇气选择‘二战’,竞争太激烈了。”抱着继续在学校沉淀几年,寻找就业方向的念头,即便心有不甘,她还是选择了调剂,继续在原专业深造。

  调剂群内鱼龙混杂的信息潮水般向她涌来,“调剂一定要快,越早越好”“黄金三十六小时原则”,也有人故意放出自己的高分造成竞争假象。凝雨也曾主动联系211高校的导师,“大部分导师表现出了欢迎,后来我才知道,那可能只是出于礼貌。”几番纠结,她选择接受一所双非学校抛来的橄榄枝。

  “肯定会后悔,但我没法回到过去。”陈凝雨并不掩饰她的失落。最初接受调剂时,她想“要是当初选择了‘二战’会怎样”;研一结束时,她又想,“要是当初早点退学就好了,也不至于白白浪费一年”。她逐渐意识到,“与其每天活在‘要是当初怎样就好’的幻想中,不如好好接受现状。”不适应校园环境,那就选择换一个环境——从2020年入学,满打满算,她待在学校的时间不超过13个月,不是在外租房,就是居家学习,倒过得自在,在学习之余制作面包、拍视频,也探索出了一些乐趣。“我改变不了现实,就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快乐一点。”“多做正事,少说废话”,这是陈凝雨总结出的一条防焦虑指南。

  虽然就读于双非院校,科研成绩也不能落下,发论文是毕业的硬指标。科研陷入困境的时候,她也曾想过转换赛道——身边同学建议她出国留学。做了一阵子的雅思题,凝雨有些麻木,留学——这是她从未想过的路,她感到自己正在被环境推着做出非她本意的决定。“所幸当时遇到的导师比较体谅我,他建议我休息一段时间。”凝雨慢慢意识到,科研出成绩无法急于求成,“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还是要努力。现在的我会更重视过程中的充实感。”前前后后花了15个月,她发表了人生第一篇SCI。

  “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办法和调剂这件事完全和解,它对我来说始终是一种遗憾。”前二十年顺风顺水的人生,让考研失败成了陈凝雨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件让我摔了个大跤的事,某种意义上我也想感激它,它让我看见自己真实的能力。”对于调剂的看法,凝雨认为是利弊参半。

  挫折之外,调剂也带给她意外的收获。凝雨提到了曾经的一次面试经历,一众面试者中,凝雨的能力不见得多出挑,反倒是这种经历成了她的闪光点——显然足够独特。和预期的不同,面试官表现出了友好,“他好奇为什么我做出了这样的调剂选择,相比于学历,他更看重我在读研期间的成长和收获。”面试结束后,凝雨向他请教面试中存在的问题,他也一一解答并给出建议。“这大概就是调剂带给我的意外收获吧。”

  “反而是脱离了名校的环境,让我觉得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本科期间,凝雨天天和一群极优秀的同学打交道,久而久之,她潜意识也将自己归于这类“很厉害的人”。“这可能是环境给我的错觉。”离开名校的光环,她开始接受,原来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有时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用。“还是要靠自己,如果让我在天赋和努力中选择,我会选努力,努力是最大的天赋。”

  相比于名校,普通院校环境会更宽松些,“和留在985读研的同学相比,我过得也挺舒服,这个时候我会觉得调剂还蛮好的。”

  她清楚,生活并非一张考卷,不会因为考砸一直倒霉,也不会因为考好了就一一帆风顺。“考研不会决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能决定你的人生。”

  新闻+

  教育专家熊丙奇:全社会要破除唯名校论

  从“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选择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读研,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是十分正常的选择。

  从学校办学角度看,“双一流”本来就不是学校的身份标签,有关部门也反复强调“双一流”是建设名单,而非建成名单,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要重视建设。所有高校是平等竞争的,有的普通院校的学科、专业,办学质量并不比“双一流”建设高校同类学科、专业差,甚至更具特色,就业前景更好。

  熊丙奇认为,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给大学贴身份标签的情况,是现实存在的。这不仅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的平等竞争。

  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增加硕士点,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则用名校毕业生录取率(研究生生源中,有多少名校毕业的学生)作为招生业绩。事实上,这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985高校、211高校,一直存在的做法,这种做法也遭遇考研生和社会舆论的质疑,例如学校为了提高录取名校毕业生人数、比例,就可能在研究生复试时,偏向名校毕业生。

  因此,熊丙奇认为必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不依据学校身份,而是根据学科、专业的质量、特色自主选择报考研究生。

  教育部门已经严禁各地教育部门、高中学校炒作高考高分生,高考升学率,为治理唯学历、唯名校等教育评价顽瘴痼疾,所有高校,都应该有推进破除唯学历、唯名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际行动,不要再把名校考研率、名校毕业生录取率,作为评价指标,要构建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以能力提升而不是学历提升进行学业发展规划。

标签: 编辑: 吴俏婧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