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浙大最新研究颠覆认知:“野生”活病毒直接制备疫苗

2023-03-24 10:03:33 来源: 潮新闻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

  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经历疫情之后,大多数人对这些疫苗的种类已不陌生。不知是否记得,中国第一款新冠疫苗的上市时间是2020年12月底,那时距离疫情爆发已经过去整整一年。

  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大规模疫情,疫苗研发,能否“再快一点”?

  24日,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颠覆认知的思路:用不经过处理的“野生”活病毒制备疫苗,这将极大简化疫苗制备流程,缩短临床转化的时间。然而,自从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给人接种牛痘病毒预防天花后,还没有哪种疫苗是将活体病毒“拿来就用”的。唐睿康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image.png

(唐睿康课题组。浙江大学提供。)

  一切归功于一款特殊材料——壳聚糖水凝胶。

  在一般的疫苗研发流程中,科学家需要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者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加以改造,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保护效率。这个过程充满困难,也十分耗时。

  对于“活病毒疫苗”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必须攻克的两个难题。唐睿康团队的做法非常巧妙:他们用壳聚糖水凝胶制作了一个疏密有致的“牢笼”,将病毒包裹在其中,病毒虽然出不去,但免疫细胞却能进来。

  也就是说,这种方式既能控制病毒不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攻击人体器官,同时也能在局部激活免疫系统,呈递特异性抗原,再输送到淋巴结。

  研究团队成员、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雨告诉记者,活病毒带的负电荷与水凝胶中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分子刚好正负相吸,通过静电作用将病毒固定在凝胶中。壳聚糖水凝胶中还有很多特有的水通道,能让免疫细胞顺利进出。此外,他们还在凝胶中加入了碳酸钙纳米颗粒作为“诱饵”,吸引更多免疫细胞对病毒进行“就地剿灭”。

image.png

(团队将该水凝胶命名为Vax,固定病毒的Vax能够招募天然免疫细胞,并激活模式识别受体实现病毒清除。浙江大学提供。)

  “我们花费了5年时间去设计这款材料,不断地优化温度、配比等相关参数,确保水凝胶不会造成任何泄露‘病毒污染’的风险。”唐睿康说。

  为了检验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唐睿康团队和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拿真的寨卡病毒试了一试。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目前还没有相关疫苗问世。实验发现,在注射了水凝胶包裹的寨卡病毒后,小鼠的血液里完全没有检测到病毒扩散的迹象,28天后再次对小鼠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小鼠都经受住了病毒的攻击,存活率达了到100%。

  在唐睿康看来,如果说经过减活、改造的病毒能够调动免疫系统,模拟一次打击病毒的“演习”,那么活病毒疫苗引发的则是一场真枪实弹的操练,从后者中获得的免疫策略更加精准,也更加高效。

  “用材料改变生命”是唐睿康课题组的愿景。此前,唐睿康团队的多项研究均展示出了用化学、材料学颠覆生命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比如用发明仿生修补液实现牙釉质“再生”、借助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治愈退行性关节炎等等。

  “这次,我们从基础研究的角度,从无到有地开辟了一条疫苗研发的新路径。”唐睿康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科学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早日将概念应用到现实中。”

标签:病毒;疫苗;团队;水凝胶;免疫细胞;疫苗研发;浙江大学;疫情;病毒疫苗;免疫系统 编辑: 吴俏婧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