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献礼”国庆,浙大新开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什么

2024-10-06 09:43:14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王湛 通讯员 祁航 何珊云

  今年国庆期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超借助AI绘画工具生成了一组为祖国庆生的图片。

  通过将“天安门”、“白鸽”、“彩带”这些元素作为提示词输入到工具当中,AI就可以通过扩散和降噪自动生成所需的图片。这也是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程内容之一。

  今年秋冬学期,浙江大学首次面向不同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是全国首批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高校之一。

  吴超用AI生成的国庆海报。受访者供图

  “这个视频是由文生视频大模型生成的。它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一些指令,自动生成一些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视频。”近日,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段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视频。

  这段视频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各种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或跑或跳,身上的毛发纹理也清晰可见。不过,这段视频可不是由专业的摄影师现场拍摄的,而是人工智能的“无实物表演”。输入一串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将这段文字以视频的形式“翻译”出来,省去了现场取景以及剪辑的工作。老师在这堂课上向学生们展示了各种各样人工智能的魅力。

  张克俊老师的人工智能课堂。浙江大学供图

  在课程设置上,人工智能通识课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技术、操作与具体案例,涉及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前沿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并能够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当中。

  浙大医学院的朱朝阳老师就在课上为学生们演示了,如何借助“文心一言”来解决细胞培养实验设计以及PBS缓冲液配置等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克俊老师则在课上与学生一起比较分析了画家创作的国画与AI生成的国画,以及音乐人谱写的乐曲与AI生成的音乐之间的差异。

  来自浙大光华法学院大二的魏鹏告诉记者,通过第一个月的学习,自己已经对人工智能相关的概念、原理和研究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吴超的眼中,了解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这对于人文社科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社会科学本就是研究人和社会的学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形态、社会规则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学生,还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必须了解这项技术。而且,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数学建模思维,更好地适应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世界。”

  如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经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学习数据,通过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导来增强教育效果。而媒体也可以借助视频生成大模型,实现内容创作的智能实践。”教育学院的陈静远老师在课上向同学们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教育需要面向人工智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生在上人工智能课。浙江大学供图

  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本次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课程面向的是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理工农医学生,B课程面向的是人文社科学生,C课程面向的则是人文艺术学生。

  这种分层次开课的方式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及学习需求来选修合适的课程,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服务于本专业的学习研究。

  魏鹏就一直对媒体中经常出现的大模型、机器学习这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热词感兴趣,也希望可以通过课程掌握一些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基本技能。“通过了解一些人工智能的基本常识,有助于我去研究网络领域中公共数据流通、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问题。而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也可以在平时学习中发挥一些简单的答疑、检索功能,在研究中也便于收集和处理文献、数据等等。”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大二的任浩源也告诉记者,未来人工智能和社科领域的结合是大势所趋,通过掌握一些人工智能知识,将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更加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比如,他就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机器学习有关的算法,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来辅助财务决策、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人工智能通识课课表。浙江大学供图

  吴超认为,不同于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社科的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代码,而是掌握分析和运用人工智能的思维。例如,他就格外强调运用机器去完成任务的人机协同、人机互动思维。“我希望教给学生的不是工具,而是运用这种工具的头脑。”吴超说。在课堂教学中,他也会借助智海Mo平台,将复杂的技术细节隐藏起来,降低操作门槛,让学生可以借助平台进行实操训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思维的锻炼。

  据悉,在今年3月,浙江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并在今年秋学期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试点,后期将每年面向全校6400余名本科新生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而本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面向的是大二及以上学年的学生,共300余名,其中大多都是来自法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专业。

标签:人工智能;通识;学生;浙江大学;课程;吴超;视频;面向;社科;浙大 编辑: 吴俏婧

献礼”国庆,浙大新开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什么。近日,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段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视频。在课程设置上,人工智能通识课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技术、操作与具体案例,涉及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前沿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并能够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