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31日讯(通讯员 李颖吉 叶宇轩)在永嘉县枫林镇景沙岗村,华南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杨一帆与本地网红民宿经营者大佑决定共同运营茶饮铺;永嘉瓯粮酒业“老酒汗”和当地的传统美食沙岗粉干在学生设计的包装下焕发新升级;家家户户爱吃的本地麦饼铺子换上了创意有趣的外观。这一幅幅画面,呈现在了“创青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温州永嘉县专项赛的决赛市集现场。
决赛市集现场
本次赛事探索了一种青年入乡“引育用留”的创新路径,通过成立“自在枫林”青年人才社区,构建了一个真正帮助青年投入乡村创业和生活的服务组织,以三步走的方式,即:建设一批青年喜欢的乡野生活空间,设立一套支持青年创业的产业赋能机制,扶持一系列落地的青年创业项目。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实践,社区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活动方式,包括短期青训营、创业沙龙、青年夜校、楠溪江闪现计划、游牧实验等,通过这种可持续的社区营造方式,打破了既往乡村活动“来人易、留人难”的困境。
在学生的改造下,麦饼车变得新潮有趣
在大赛的引领下,以青年人才社区为载体,吸引外来年轻人和本地创业者两个群体,用有温度的社区交流,不断促成双方配对合作,形成真正扎根于乡土的产业项目。伴随这种活力迸发的社区生态,参赛学生与当地也结合得愈加紧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当地沙岗粉干做了整体的品牌全案策划;几位永嘉籍学子因赛结缘跨校组队为当地持续举办了伴月派对品牌活动,并创新性地与村委举办了竹筏昆曲、麦饼大赛等富有本地特色的活动项目;学生们设计的村内乡创中心、养生茶铺、炭林烧烤、粉干餐厅等业态也已经开始了建设;同时学生们也看到了这里的发展前景,已有三个团队准备在当地创业。
参赛学生为推广当地特产设计的包装
对于枫林镇而言,这场青春实践正重塑乡村基因,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人才的回流。一批在外的永嘉青年,借着这次机会回到永嘉,开启了自己返乡创业的计划。永嘉在外媒体人洲洲打算推出面向游客的楠溪江本土文化刊物,为游客提供更深刻的游玩体验;村子里的孙文两夫妻常年在外开超市,去年回到家乡自己开民宿,看到大赛青年们持续地举办活动,为村里引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和消费,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参赛学生举办的“溪畔鼓圈”活动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参与
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构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本次专项赛以青年人才社区为载体,既为回乡青年提供现代化生活空间,又通过持续性创业沙龙、乡村夜校打造动态赋能体系,将短期赛事转化为持续培育场景,形成“赛事筛选-社区孵化-产业落地”的闭环系统。大赛通过构建“赛事平台+社区生态”双轮驱动机制,为青年入乡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创新路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子从“赛事参与者”转变成为“乡村新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