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有人进名企 有人读研深造 “中本一体化”首批毕业生解锁“技能+学历”双buff

2025-05-23 16:34:56 来源:

浙江在线5月23日讯(记者 陈寒)宇树科技、中国石油、巨化集团……这几天,浙科大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务办主任王淑琴陆续收到自动化(中本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发来的就业捷报。

从国企就业到国内外高校深造,这批学生的多元化选择令王淑琴倍感欣慰:"中本一体化培养模式正在打开职业教育新空间。"

“中本一体化”又有“3+4”之称,即实行中职3年,本科4年的一体化培养。被该项目录取的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业并通过转段考试后,就能从中职直升对口本科院校。2018年,浙江省首次在8所本科高校和15所中职学校开展“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面向全省招收590名初中毕业生。

今年6月,浙江“中本一体化”项目首批本科生即将毕业。7年探索实践,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首次交出完整“答卷”。而浙科大自动化(中本一体化)专业首批毕业生的 “成绩单”,恰好为这一模式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入职名企、考研深造

打破职教“天花板”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

程布翰是浙科大自动化 (中本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最近,他成功入职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海外技术支持部,负责为机器人接口的二次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得益于中职与大学阶段的系统学习,我面对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程布翰说。他坦言,曾因中职与大学课程方向差异而迷茫,但很快调整心态,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竞赛积累经验。“实操能力强、上手快,让我们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

同班的钟天宇在大二时就确立了考研目标:“进入本科阶段后,我明确要考研,今年成功考取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希望在自动化专业继续深造。”

“除钟天宇外,自动化(中本一体化)毕业生中还有考入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部分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并已收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 浙科大教务处林丽介绍。

曾经,大专被视为职业教育的 “天花板”,职教学生即便通过 “专升本” 等途径深造,也往往回归普通本科教育的传统路径。“中本一体化” 项目从顶层设计上打破了职业教育的 “学历瓶颈”,将中职与本科 “贯通绑定”,双方基于共同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形成育人合力。

“中本一体化” 并非简单的学制衔接,而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贯通融合。为此,本科院校提前介入中职 3 年培养,中职学校全程关注学生本科 4 年发展,两校教师共同关注学生从招生入学、中职学习、转段升学、本科学习到求职就业的全成长周期。

“校校联动”精准服务

积极探索优化培养模式 打造学生成长闭环

根据试点要求,本科院校要承担起牵头和统筹的重任,着力推进中本有效衔接、实质贯通。但对于首批参与试点的本科院校来说,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

浙科大是首批参与试点项目的本科高校,2018年与4所中职学校合作招生160人,几乎占当年全省“中本一体化” 试点招生总数的近 1/3,育人任务艰巨。为此,学校“秉持着把项目学生培养得更好的理念”,要求试点专业教师尽早介入中职3年培养,将始业教育前移,并联合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实践实习、考试评价、质量监控等具体要求,强化阶段衔接。

日前,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与浙科大携手开展"筑梦未来·衔接共赢——中本一体化生涯规划交流会,为跨学段学生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明晰未来发展方向。

活动精心设计了"讲座+分享+答疑"三位一体模式。浙科大教授们带来《云游科大 致力发展》专题微课,系统解析中本贯通培养特色;电气中本22班学生代表现场分享"从技能竞赛到考研规划"的心路历程;浙科大学生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林翔教授详细介绍升学通道与职业规划。最暖心的环节当属赠送定制版升学纪念品,象征着两校对学子学业进阶的殷切期许。

“这次活动是专门针对‘中本一体化’项目的专项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也是我们对于这一培养模式的一个探索实践,希望通过交流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升学路径与发展方向。”浙科大教务处处长徐弼军介绍。

随着首届“中本一体化”毕业生陆续交出答卷,这种贯通培养模式或将重塑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当技能人才可以通过制度化通道实现学历跃升,职业教育正逐步成为人才成长的"第二赛道"。

标签: 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