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云南省卫健委”)印发《云南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与诊断及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纳入其中。
据悉,这是根据今年云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何渝煦、熊磊、袁嘉丽、万立、姚倩、高鹰提交的《关于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纳入新生儿和婴儿常规检查的建议》,又经过“穷追不舍”的面商后,云南省卫健委出台的新政策。
何渝煦介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系统疾患,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髋臼发育不良等。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日后将出现髋关节磨损,导致疼痛、跛行,甚至可能致残。
据何渝煦等政协委员调研,昆明市儿童医院2018年骨科住院儿童中,DDH的占比近30%。资料显示,我国DDH发病率为1‰左右,女孩发病率是男孩的6倍。
在《关于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纳入新生儿和婴儿常规检查的建议》提案中,委员们指出:新生儿出生4周内发现患有DDH并进行早期干预,其治疗有效率接近90%。但出生18个月以后,干预治疗有效率下降到20%左右。
委员们介绍,从医疗费用来看,B超检查可发现婴幼儿是否患有DDH,费用为100元;如发现患有该病,保守治疗的费用为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错过了保守治疗的机会,一次手术治疗的费用将达4万元以上;如果迁延至中老年,将出现髋关节骨关节炎,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一侧髋关节置换的费用就达10万元左右。
“虽然DDH的发病率高,但如果能够早发现,大多数患儿可以通过无创伤又几乎无痛苦的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委员们在提案中提出,在新生儿出生早期,通过简单、无创、规范的手法查体和无放射损害的B超检查就能够对新生儿进行DDH排查。B超检查能清晰地显示髋关节的软骨和软组织,可以直观地观察股骨头和髋臼畸形与相互关系的异常。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适于大范围人群筛查。
收到提案后,今年6月,云南省卫健委对提案进行了答复。
这份在云南省卫健委官网上公开的答复显示:自2013年年底,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婴儿DDH的筛查工作。筛查方式为对3月龄以内的婴儿进行髋关节B超筛查,对于筛查异常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干预或治疗。保证对早期发现的髋关节发育异常的孩子早期治疗,最大程度减少因髋关节发育异常导致的残疾。
2013年1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进行髋关节超声筛查共17544人次,筛查阳性率为2.5%,男女比例为1:3.61,筛查出异常需要进一步转诊治疗的患儿占筛查总人数的0.15%。
2017年开始,髋关节筛查对象从0~3个月扩大至0~6个月的婴儿,2017年11月至今,筛查11767人次,筛查阳性率在2%~3%之间。
这项工作在开展初期不被家长理解,他们认为小孩子没有必要做那么多检查。儿保科医生对每一个新生儿家庭,都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在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条件下完成检查。随着工作开展以及家长对DDH的了解,到满月检查时,95%以上的孩子家长都主动、自愿接受此项检查,甚至还有很多在其他地区和医院完成了满月检查的婴儿家长,专门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筛查人数逐年增加。
针对这份答复,委员们表示不满意,认为“承办单位并未明确答复提案所提出的建议”。为此,云南省卫健委再次与提案人取得联系,并于今年7月初对该提案进行面商。
在面商中,双方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云南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DDH的筛查工作对于早期发现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预防因此导致的残疾有重要意义,但要免费应用B超进行筛查,经费的来源是一大难题。
委员们认为,B超检查是早期对婴儿进行DDH筛查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更为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医师的手法检查。绝大部分6个月以内患DDH的婴儿,能通过pavlic吊带保守治疗得到纠正,再通过纠正后的康复治疗,他们能逐渐追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进程。但云南省大多数有产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妇产专科医院,都没有对新生儿进行DDH筛查,医疗机构对DDH筛查也没有专项培训,普通百姓对DDH的认识十分匮乏。大部分家庭是在孩子会走路后发现他们跛行和下肢长短不齐才去就诊,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委员们认为,如果医生掌握了DDH筛查的相关知识,将提高他们提醒新生儿家庭进行DDH筛查的意识,从而提高家长对DDH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将对及早干预治疗起到有效作用。”何渝煦说。
这一建议得到了回应。云南省卫健委根据面商,第二次对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表示:把DDH筛查内容纳入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可率先开展DDH筛查,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