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体重不是数字,是健康指标

儿童体重如何管理 专家教你这样做

2025-09-08 17:29:15 来源: 通讯员 王圣敏

  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体重常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然而,体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更是衡量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科学的儿童体重管理不仅关乎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对其心理成长及未来健康趋势产生深远影响。儿童体重如何管理?专家教你这样做。

  认识儿童体重的分类与标准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儿童体重的分类标准,以便准确判断孩子的体重状况。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²(m²)。对于儿童来说,7岁以下以年龄别BMI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7-18岁则以性别年龄别BMI作为筛查超重肥胖标准。

  消瘦:低于相应年龄别BMI中位数的2倍标准差。

  超重:高于中位数的1倍标准差但不高于2倍标准差。

  肥胖:达到或超过2倍标准差。

  儿童体重管理的误区与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儿童体重管理存在误区。比如,认为“胖就是养得好”,盲目追求孩子的体重增长,却忽视了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危害。

  肥胖儿童可能因体型问题遭受同伴嘲笑和歧视,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肥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问题。而体重过轻的儿童则可能因营养不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困扰。此外,不合理的减重方法,如节食、快速减重等,也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儿童体重管理建议

  1.膳食管理

  (1)科学喂养,防止过度营养

  对于婴幼儿来说,科学喂养是预防早期肥胖的关键。6个月以内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起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添加辅食时,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

  (2)控制糖的摄入

  糖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应控制孩子摄入糖的量,2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添加糖,2岁及以上儿童应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同时,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如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

  (3)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不吃或少吃高脂、高钠加工食品和高能量密度食品。同时,控制零食的摄入,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在烹饪过程中,家长应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烧烤等高脂烹饪方法的使用。

  2.身体活动管理

  (1)活动多样化,确保运动时长

  适量的身体活动有助于儿童控制体重、增强体质。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身体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行、跳绳、球类运动等。1岁以内的婴儿鼓励自由活动,1-5岁儿童每日至少进行180分钟的多样化身体活动,以户外为主。超重肥胖儿童应根据个体情况增加运动量,3-5岁儿童确保每日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身体活动(包括30分钟指导下的运动)。

  (2)减少久坐时间

  久坐不动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应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电子产品,2-5岁儿童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少于1小时。同时,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玩耍中保持活动状态,减少久坐时间。

  3.睡眠管理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所需睡眠时长不同,0-3月龄婴儿需要14-17小时,4-11月龄婴儿需要12-15小时,1-2岁幼儿需要11-14小时,3-5岁儿童需要10-13小时。此外,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段在晚上21:00至次日1:00以及次日早上的6:00-7:00,家长应确保孩子在这段时间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4、定期监测与专业评估

  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和生长曲线是儿童体重管理的重要环节。家长应定期为孩子称重并记录体重变化,以便于观察和了解孩子体重的动态。同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BMI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若发现孩子已经出现超重肥胖或消瘦问题,建议尽早就诊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体重不是数字,是健康指标。科学的儿童体重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膳食、运动和睡眠等多个方面,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家长应走出误区,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作者系桐乡市妇幼保健院 王圣敏)


标签: 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