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一条鱼去爬树?昨天,在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办的长三角名校长培训班浙江学员论坛上,教育专家提出了这个问题。
虽然一直在提倡为学生减负,但为了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为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有些学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要到深夜才能完成。如何让学生接受自然、真实和理性的教育,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围绕这一话题,100多位来自浙江省内的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园长们,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许多儿童因课业负担过重长期睡眠不足。这对于孩子们正在发育的大脑来说,确实会产生潜在的危险。”论坛现场,有位校长分享了一个研究结果。“我女儿今年读初一,在学习上有点跟不上,120分的数学能够考80分就很不错了。我就跟老师说,她的目标就是90分或者100分,绝对不是120分,后面20分的题目,我们今年不着急,明年慢慢学。”金华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谢昱圣,用自己女儿遇到的真实例子,谈到了目前在学生培养上还普遍存在练习过多的现象。
“多数时候,我们都把让孩子拿满分当成每一个学生的目标,布置一样的作业,对有的学生来说负担过重,但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又‘吃不饱’。”谢昱圣分享了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尝试:将作业分为A、B、C三个等级,全体学生必须完成A档作业,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做难度更高的B、C档作业。
这一点,参与讨论的杭州采荷中学校长孙寅很有认同感。采荷中学提出的“作业限行”,其实与ABC档作业不谋而合。在采荷中学,每周减少特定一门功课10分钟,让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尽可能减少,“保证初一初二的学生,晚上9点前全部完成作业,初三学生晚上10点前必须上床睡觉。如果满足不了就继续减。”
除了给学生减压,家长也需要减压。一位校长分享了他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们说的一句话:“高中毕业20年,再回过头去看时,此刻大家生活上的差距,远远没有高考成绩的差距那么大。”他觉得,父母需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最好的家庭教育者就是爸爸爱妈妈,一旦这样去思考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更加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