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承认: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让学生一个人使用PAD学习,多数家长不放心学习效果。
你必须承认:让一个“临界生”时刻充满学习冲劲,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这背后老师需要付出的努力超乎寻常。
你也必须承认:学生的信心很容易受打击,让他们跳脱出成绩的藩篱,收获被肯定的成功感,这样的做法需要莫大的智慧和勇气。
学生成长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那就把问题找出来,逐个击破。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下称“省教科院附校”)里,有一套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公式”,循着省教科院专家们的指导,附校老师们正运用着这些“公式”,努力寻找每个学生成长的“最优解”。
公式 培养自主力+主攻“临界生”=成绩、成长大增量
前不久,省教科院附校一位家长发了条微信朋友圈:“数学120,科学159(满分160分),容我开心一下下!”这位家长接着说:之所以取得好成绩,其实跟平时孩子Pad不离手有很大关系。
家长口中的Pad,是学校一项打破常规的做法:“高自主学习小组”。如何让基数庞大的“临界生”发生质变?一年前,省教科院附校开始了一次尝试——“春芽行动计划”。两项创新举措在不同学生群体中收获了良好的效应。
Pad不离手 学习照样牛 “高自主学习小组”成为学生的新榜样
“老师,今天的课我想去阅览室自习。”“好的,别忘记带上Pad!”
这是发生在省教科院附校一节数学课前,学生和老师的对话。
很多家长觉得,上课是教学“主菜”,但省教科院附校的老师们把问题看得很透,只有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才是有意义的。基于这一点,针对成绩拔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省教科院附校探索出一套“私人定制”式的教育——“高自主学习小组”。
不想上课?只要事先征得老师同意,就可以拿起Pad,到阅览室、图书馆自己学习,这并不是“乱枪打鸟”,背后有省教科院和学校两方支持,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学校为学生免费配备Pad,家长和学生共同签订一份《省教科附移动终端借用协议》,保证学生对Pad进行有效使用。
“高自主学习小组”学生选拔也有讲究,用学生的话说“非常严格”。进入小组这几项必须达标:勤奋学习、善于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好;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立志于冲击省一级重高……
一开始,家长们还有些忐忑。有个家长回忆孩子刚进“高自主学习小组”时的情景:“一开始自己挺着急,不放心,就跟班主任说:‘要不,看期中考成绩再决定给不给孩子配Pad吧。’班主任只说了三个字:‘请放心!’”在接下来的阶段测试中,整个学习组的成绩不但没有退步,反而优势不断扩大。
根据跟踪调查,高自主学习小组的成员,学习自信心增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了,主动学习成为主流。如今,这帮“Pad不离手,成绩照样牛”的“学霸”们,成为每个同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高自主学习小组的成员也变成了班里的小老师,首批高自主学习小组的6位九年级学生在今年的重高保送生中全部被录取。
每个人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方法组合 “春芽行动计划”让“临界生”信心“爆棚”
谈起“成绩”,一定离不开“临界生”。学习水平处于中位的“临界生”,他们的表现决定着学校教学处于怎样的层次。
乖巧懂事,默不作声,这是不少老师对“临界生”的总体印象,也因此他们成了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一年前,省教科院附校开始实施“春芽行动计划”,学校为“临界生”提供了心理辅导及学习方法的辅助,让他们被重视、被关注,帮助他们向着自己理想的目标而有效努力。
有了省教科院专家的指导,“春芽行动计划”迅速而有效地铺开了。计划进行前,老师们会测试每个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触觉的敏锐度,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策略,如给擅长动触觉学习的学生,多用实物帮助记忆所学的知识,让他们“玩中学、做中学”;擅长视觉学习的学生侧重思维导图的学习;擅长听觉学习的学生侧重认真听讲、朗读或默念。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每个人都在综合运用三种方式学习,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方法组合。
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班级,但老师们始终传递着一个信念:参加“春芽行动计划”的学生是一个主动、有安全感的团队,每个人在这里做真实的自我,得到老师的看重、同学的尊重。计划实施一年,不少老师看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从成绩上看,一学期里超过50%的学生全科成绩提升明显;参与计划一年后,大部分学生进入了提升轨道,成绩呈现稳健进步的趋势。
与成绩比,更加可喜的是学生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在省教科院专家团队指导下,“春芽行动计划”中的同学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时头抬了起来,胸挺了起来,学习动力和劲头更足了,渐渐能在任课老师那里看到他们询问题目的身影。学校还有梦想班、萌芽班,为能力不同的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
公式 110项大奖*学生兴趣点=附校学生招牌微笑
八年级学生唐越,曾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做了次演讲,讲述她参加的“英国游学之旅”。省教科院附校的学生和英国小伙伴交流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杭州的美食及文化,丝毫不怯场。称赞附校学生时,英方老师频繁地提到一个词:Smile。
省教科院附校学生有自己的“招牌微笑”:楼层的“开放书架”前,常能看到学生读到尽兴时满足的微笑;妇女节,学生们用真诚的微笑吟诵对母亲的爱;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医生徐卫青的医务室,隔三岔五就有学生寻求帮助,每次出医务室学生们总带着释然的微笑。
这种微笑是自信的外化,而营造自信省教科院附校有“绝招”:让每个学生获得学校的最高奖项、让每个学生找到真正感兴趣的社团。
一次获奖让“野百合”也有春天 人人能拿最高奖 未来“璞玉”这样被“挖”出来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之一。
在大学里,曾成在这个比赛中鏖战了三年,从省赛起步,连战连捷,最终打进东部亚洲决赛……这位大学里获奖无数的“达人”,登台领奖的起点是在省教科院附校,当时他获得了“附校百星”。
为了让每个学生进入校园生活最佳状态,每年省教科院附校都评选110名“附校百星”,每人基本上都能拿到一次奖。这样的获奖比例在全杭州都少见。评价学生从来都不只有成绩一项,“附校百星”看重的是:只要你有特长,只要你肯努力,都可以成为附校闪亮的那颗星星。
刚入校时,因为有点口吃,小高同学拒绝一切公众发言机会。为此,老师找他聊过许多次,课上也总是为他创造发言机会,同时全班都会对某个同学的表现做积极的鼓励。渐渐地,小高已经开始尝试在众人面前讲话了。学期结束时,“附校百星”领奖台上,小高捧着“学习之星”奖杯时,脸上露出了青涩的笑容。
几天后,老师们收到了小高父亲的感谢:“从懵懂无知的小孩到现在的青春少年,学校的老师同学给了他很多帮助和鼓励。无论是平时遇到挫折时的耐心引导,还是上课时的特别关注,以及发现问题后及时的家校沟通,想尽办法保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和自信……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
首届“附校百星”获得者刘明杰低位“逆袭”的故事,同样成为这个评选活动的注脚。经历了高考失败后,他没有迷失自己,发奋图强,最后以综合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生。刘明杰最感谢的,是初中时的这次获奖:“每每看到这个奖杯,就仿佛看到初中时奋斗的自己。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就经常反问自己:‘以前自己可以做到,为什么现在做不到?!’它将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继续闪耀下去。”
足球社屡战屡胜斩获无数奖项 学生喜欢哪些课程?大数据帮学校做好定期盘整
一所学校里竟然活跃着五支足球队:小学男子甲组、乙组、初中男子组,小学女子组、初中女子组。这样“丰富”的足球社团,在杭州学校中是极罕见的。
原来,早在2010年省教科院附校就成立了“绿茵”足球社,足球校本课程已是学校特色课程之一。学校老师专门编写了校本足球教材,让一至九年级学生都能享受到足球进课堂的酣畅淋漓,“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绿茵场上的健将”。这群本土生长起来的足球队员们,近年先后获得杭州市校园足球总决赛第三名、浙江省校园足球赛团体第二名,还多次取得市区初中和小学男子、女子组比赛的优异成绩。如今,省教科院附校已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七彩坊动漫社团也是省教科院附校的特色社团,曾多次参加各级比赛,硕果累累。这样出色的表现,得益于学校特有的动漫课程。省教科院附校在一至八年级全面开展动漫特色教学,并渗透于美术教学各环节,创新、构图、起草、填色、配色……从素描到水彩再到水墨,老师们教得认真,学生们学得仔细——他们打心里喜欢美术课,喜欢动漫社。
比赛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不懈努力的精神,更是与日俱增的自信。足球与绘画需要天赋,但核心驱动力是学生的热爱。
在省教科院附校,有一个时刻变动的拓展课程“热搜榜”:素描、书法、影视、演讲、辩论、心理……每个学生自由选报,深入挖掘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因为背后有大数据支撑,这个“榜单”相当精准,学校教导处通过各种统计数据分析学生选课情况,进而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每学期拓展课也会据此调整,让拓展课名单上的项目永远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点。
校长说
信、乐、美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自由的最优发展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唐宇红
“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往进步的。转换育人模式,着力让孩子喜欢学校,进而喜欢学习。”在这个信念的引导下,省教院附校从学校文化培育和建设入手,提出“信、乐、美”建设目标,为师生营造优质的学校生活环境。
信,就是“信心管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的教育过程。在省教院附校,我们看见的是每一个真实平常的孩子,我们述说的是每一个温暖生动的故事,我们为每一个孩子的进步点赞,创造机会让他们上台锻炼,鼓励他们勇于实践探索。教师的每堂课、每次谈心,学校的每个活动、每处环境等等都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当我走进这所学校时,我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乐,就是“乐学乐教 ”,它的载体是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快乐活动”,对于学生来讲,学校生活、学习生活几乎占去了他们生活的大半。因此,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生活中充分感受和享受乐趣,那才是最好的教育。“附校百星”让学生找回了自信;温馨的班级生活,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从“教知识”转向“教状态”,状态好结果自然好。研究学情,“两卡两本”,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新学习系统,让学生乐于探究、学会思考,提升学习能力。从理念变革到方式创新,为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设多种载体,学习逐渐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事。
美,就是“美丽校园”。美丽校园是学生投入校园生活的积极诱因和肥沃土壤。我们“以美丽的心建设美丽的校园,以美丽的校园培育美丽的心灵”。我们的“美”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多些花草和漂亮校舍,而是让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透出一种“怡人的风景”,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处享受这种美。
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发现者、陪伴者、促进者。附校人心中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每个孩子都是向往进步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尊重差异发展,适性培育,自主发展。当每个个体都得到充分自由的最优发展时,学校的美才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