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年来,杭州市一直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出“名师乡村工作室”项目,119位名师在乡村建立工作室,通过师徒制、定期公开课等多种形式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带到乡村,带动各个乡镇10000名以上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让10万名以上乡村学校的学生和城里的孩子一起学习,推动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为此,浙江在线联手杭州市教育局推出“名师示范课——名师乡村工作室优质示范课”系列报道,打造“名师开讲 探索学习的奥秘”短课视频,挖掘不同名师带来不一样的“优质课堂”,使更多乡村教师能得到名师面对面的指导,使更多乡村孩子接收到更优质的教育,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让教育更美好。
名师开讲·王斌 古文第一课 从游戏入门 (上)
名师开讲·王斌 古文第一课 从游戏入门 (下)
浙江在线12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辰辰)之乎者也,难哉,难哉……古文学习一直是语文课堂学习上的一大难点。当平时看惯白话文的同学们和晦涩难懂的古文“狭路相逢”,应该感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头痛”。学习古文要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新的字义,多种读音…摇头晃脑的同学们学得累,老师们也困扰如何把课程上的更简单有趣。
“在新的部编本教材中,40%的课文已经更换,教材中文言文比例也大幅增加达到30%,开始学习的年级从四年级变为三年级。”杭州语文特级教师王斌,认为小学生多读文言文、早读文言文对过渡初中阶段学习具有很大意义。如何轻松入门古文课堂?王斌老师的这节示范课给了完美答案。
成语接龙激发兴趣 轻松入门首堂古文课
王斌老师的这节课借班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三年级来上,开课前,她谦虚地表示,心情忐忑。“教材新改,三年级的同学们都还没学到文言文课程,所以这是他们真正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文言文。”
课程一开始,王老师就让大家开起了“火车”,全班同学按列的顺序一名名轮流站起来说成语,“一心一意、车水马龙、流光溢彩、揠苗助长……”这堂课的内容,学的就是《揠苗助长》。
古文没看过,但大家在二年级时就学习过揠苗助长的故事,看到“新版本”时,都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紧接着,王老师让大家对照着文言文和现代文一起琢磨,“有没有不懂的词汇?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朗读文章?”并让同学们互相帮忙自主解答。
有现代文可以进行对照,同学们都很快了解了课文内容,整堂课的重点就来到了“读”上。拆分句子分感情来读,同学们接龙来读,配上音乐跟着节奏读……教室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同学们仿佛化身小书童,正兴奋于庄稼的成长,或哀叹禾苗的枯萎。
个性化阅读 从已知进入未知
“很多同学到了初中觉得不适应,一定原因就在于初中大幅增加的文言文课文和考察难度。”王斌表示,“在小学阶段打好文言文阅读基础很重要。”同时,她也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多补充古文片段。
“但孩子们的学习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开展,”王斌告诉记者,“学生到了三年级,可以开始学习文言文,但要从简单入手,不宜选择过难的篇幅打击信心和兴趣。”像在课堂上时,王斌并不会要求孩子们逐字逐句孩子们学习古文,而认为,能大致了解意思就可以完成目标。
王斌名师乡村工作室
三年发展规划 共勉“5+1+N”
王斌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名师的名师”,曾经在她特级教师工作室学习的星洲小学副校长施青芳如今就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名师乡村工作室。王斌的工作室设立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小学,共十名成员,目前已取得立项课题区级九项,市级四项,省级一项;学员公开课、教师技能比赛获奖区级十六次,市级四次;综合荣誉区级六人,市级三人,省级一人。
王老师告诉记者,工作室为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量身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导师与成员共勉“5+1+N”。用课题带动活动研究,同时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活动,建立成员QQ群、微信群,保证成员有教育教学问题时,都能随时可以在线交流。
名师简介
王斌,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小学语文研究会委员、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先后被评为国家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优秀教师、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先进实验教师、全国科研科先进个人、省科研先进个人、市中青年专业拔尖人才、市首届学科带头人、感动西湖教育十大园丁等荣誉。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多年探索与总结,构建了“自主开放、优化情智”的教学风格和“双主五环”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