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小学生的秋假已开启两天,家长黄女士却一直定不下来安排。女儿今年读初三,困扰她的不是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不敢出门,而是纠结十一假期要不要去“探校签约”。
“听说如果孩子的成绩非常拔尖,是会接到重高的邀请电话的。女儿不走竞赛路线,也没有提前学高中内容,不属于拔尖的娃。”黄女士坦言,女儿不算“牛娃”,但在年级里的成绩也比较靠前,“如果发挥正常,应该是可以进重高的。”有朋友劝她,要主动出击,自己主动联系高中,去校园看看,有提前“签约考”的机会也要抓住。
最近,不少杭州初三家长陷入纠结:这个长假是安排出行,还是去心仪的高中“探校签约”?
“签约”越来越早了
家长群中,十一期间高中开放探校的消息,若隐若现的“签约”机会,让家长们坐立不安。
其实,早在9月上旬,已经有家长表示利用周末去探校,并锁定了一些高中的“顶级班型”。
这让很多细心的家长意识到,高中“签约”的时间越来越早了。
往年,一般“签约”会在初三的寒假开启,在“一模”后如火如荼,而今年,已经提前到了初三的开学初。而就“签约”的对象来说,也更提前了。以往“签”的是初三学生,而这两年,少部分初二、初一学生也加入了。
家长方女士的儿子读初三,她听说,已经有初三学霸手握好几个学校的“约”。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理科特别出挑,也一直在提前学,打算走竞赛,早在初二就和重高签约了,周末、暑假都在重高里上高中课程。如果中考顺利,这个娃就能进重高的竞赛班,如果考得不好,也可以保底进重高分校的顶级班型。”
她边感慨自家娃技不如人,边提醒自己不需要为这个焦虑,但最近,她也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加入了8个高中的招生群和5个自媒体家长群。
“群里,高中老师虽然没明说签约,但都表示欢迎十一期间同学们去探校。”方女士表示,原本计划全家回老家一起过中秋节,现在却犹豫不决。
为何急于“签约”
中考录取要看中考分数,提前“签约”到底有没有意义?
采访中,不少家长也发出这样的困惑。
在不少家长看来,“签约”是拿现在孩子有的“筹码”,“买一个保险”——提前“锁定”好的班型(如实验班、竞赛班等)。
“我和孩子很喜欢一所高中。咨询了一下,签约后,如果发挥正常去本部的好班型,发挥不好也能去分校的好班。”一位家长表示,因为这几年各高中的录取得分率很高,害怕孩子中考“翻船”,所以想提前“签约”有个保底,增加一点安全感。
也有家长表示,研究了一番签约条件,发现实在“太复杂”,有的甚至有点苛刻。
有学校的“签约”条件是必须同时填报本部及分校,有的只接受第一、二志愿填报,有的通过“协议”锁定志愿,杜绝“多投”,“违规”将导致失效……
而对于高中学校来说,“签约”是为了争取到更好的生源,提前签约优秀学生也是保障高考升学成绩的有效策略之一。
有高中老师坦言,中考既是择校,也是“择班”,家长想让孩子去“好学校”,也想进“好班型”。这位老师表示,现在高中给出的签约班型,都是相对好的班型,对于一些实力不那么强的孩子来说,通过分班考或许进不了这样的班级,但提前签约能抢到先机,而对于一些中考发挥失利的孩子,掉到下一档的学校后,能有一个好班型托底,也能让家长安心不少。
理性看待最重要
今年孩子刚经历中考的家长表示,孩子中考后进了某提前“签约”的高中,分班考成绩一般,但因为在一模后签约,还是顺利进入心仪班型。
也有家长分享经验:孩子中考前的“五一”假期,一直奔波在各校,签约了五六所学校,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但中考没有发挥好,一个“约”都没用上。“孩子一模成绩挺好,所以拿到了很好的签约班型。但可能是这样反而让孩子松懈了,导致后面状态不佳,整个人都浮躁了。现在想想,那时候还不如专心在家查漏补缺,安心备考,中考稳定发挥才最重要。不管是分配生还是裸考,关键还是拼中考成绩。”
一位新高一家长在采访中表示,现在回顾孩子中考前后的心路历程,也曾经为了“签约”焦虑:“特别是看到群里的签约消息,越看越焦虑。家长焦虑了,家庭氛围就很紧张,孩子的情绪也不好。中考完我才感受到,中考成绩才是重中之重,提前签约也得看中考成绩,‘探校’‘签约’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考不到录取分数,‘签约’也是白搭。”
面对“签约”热潮,初中老师们建议家长需要更为理性。
一位初中班主任老师提醒,过分关注“签约”,在一定程度上会打乱孩子的正常学习节奏,反而会影响孩子的状态,而初三学生当下的精力应该更多花在课程的学习上。
另一位初中老师提醒,目前的“签约”有很多限制,有的要求填的志愿梯度大,往往会让孩子失去更好的机会。“比如某校签约要求填本部和其他两个分校,孩子不得不放弃一批可能更合适的志愿。”
另外,部分高中由于提前“签约”太多,一些“重点班型”不断扩班,超过六成都是“强班”,感觉有点水。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一部分高中在高一下学期或者高二会进行选科,班级重新划分,这也意味着“签约”失效。
业内人士提醒,家长可以适当提前了解各高中的情况,为孩子中考填志愿做准备,但不必过度焦虑。孩子的身心健康,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远比“签约”更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这几天,各高中也收到了杭州市教育局发布的通知,严禁违规招生宣传:
各地各校要严格遵守《招生宣传十不承诺》,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组织各种形式的“探校”活动,严禁擅自组织低学段学生选拔考试,不得以任何形式与初三学生家长签订任何内容的招生约定。
对于“签约”这件事你怎么看?你家孩子打算“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