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不用进大棚,手机就可以操控作物灌溉,也太舒服了。”近日,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果蔬飘乡”团队手把手的测试和指导,钱塘新区河庄街道新围村的村民们试用了学生们自研的栽培设备,赞叹不已。
团队学生依托“建行裕农通杯”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参赛项目“绿源科技——创“乡”雾培“芯”里程”,通过调研政府部门和村民调研访谈,发放问卷205份,发现新围村处于未来乡村建设的关键期,但面临着数字化程度低下,土地利用率较低,农民在炎热夏季寒冷冬季下地意愿较低等难题。
团队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历时两年自研雾化单片机,通过连接安卓屏、传感器、红外灯、水泵等组装了自主设计的立体雾化栽培装置,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生长环境等数据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实时传感、自主配液、温湿调配。智能化气雾栽培装置在新围村开展测试,结果显示:相对于大棚种植,集约率上升至98%,高效率上升至5%,农药使用率下降至1%。同时,适用率高达89%,可以有效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通过实施气雾栽培,村民根据智能App数据,不用下地,可以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新围村村民表示:“这个雾化装置不用喷洒农药,又能节约水电很适合推广应用,学生们专门的来教我们如何使用装置。在测试试用过程中,也提升了我们数字化种植的观念。”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一直想靠专业知识助力智慧农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少受点罪,还能增加收入。”团队负责人茹巧巧同学感慨说,虽然在火热的夏天汗流浃背,但这段田野实践让她更加了解了数字农业和未来乡村发展的大趋势,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职业规划更加明确。
团队还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引导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推动数字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这样的举措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项目指导老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团委副书记李海涛说:“带领学生们参加双创类比赛,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竞赛素养,更是要推动师生项目真实落地,助推产业发展,让青少年的在服务社会的大实践中成长。”他表示,要进一步利用专业优势,乡村进行宣传和示范,增加农民掌握数字技术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