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1日讯(通讯员 那芃芃)日前,杭州聚沙邻里中心二楼幸福学堂内灯火温暖,一场以 “创意手作,干花团扇” 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准时开启。由邻里中心工作人员全程引导,亲子家庭们凭借想象与协作,将干枯却依旧明艳的花草,在空白团扇上勾勒出独一无二的美学风景,在静谧的夜晚编织出温馨的亲子时光。
精心筹备,解锁干花与团扇的浪漫邂逅
活动开始前一小时,工作人员已经将密封袋分装的各色干花 —— 有粉白相间的满天星、金黄饱满的小雏菊、淡紫优雅的勿忘我,还有叶片纤细的尤加利、形态别致的小莲蓬,此外,环保固体胶、镊子、剪刀(工作人员提前将尖锐部分包裹处理)、装饰用的丝带等工具也一应俱全。墙面投影循环播放着干花团扇成品图片,既有清新简约的单种花卉排版,也有层次丰富的混搭设计,为亲子家庭提供灵感参考,却不限制创作思路,让大家能自由发挥创意。
亲子家庭陆续到场签到,工作人员微笑着引导大家入座,并逐一讲解物料的使用方法:“固体胶要轻轻涂抹在扇面需要粘贴的位置,干花比较脆弱,用镊子夹取会更方便,大家操作时可以慢慢尝试,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们。” 简单的提醒既贴心又实用,让初次接触干花手作的家庭放下顾虑,满怀期待地等待活动开始。
亲子协作,让创意在扇面悄然绽放
晚 7 点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工作人员首先用 5 分钟时间简要介绍干花的特性与团扇的文化背景:“干花保留了鲜花的形态与色彩,却多了一份时光沉淀的温柔;团扇是传统工艺品,承载着东方美学。今天,就请大家用双手将这份温柔与美学结合,做出属于自己的专属团扇。” 随后,便将创作主动权完全交给亲子家庭,自己则分散在各个区域,随时提供协助 —— 有的孩子想将细长的干花枝弯曲成弧形,却担心折断,工作人员立刻上前示范 “轻捏慢弯” 的技巧;有的家庭对干花排版犹豫不决,工作人员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给出 “疏密搭配更美观” 的小建议,但从不过多干预创作,充分尊重每一组家庭的创意。

没有老师的条条框框,孩子们的想象力完全释放:有的将干花随意散落排列,呈现出自然野趣;有的按照颜色渐变搭配,打造出精致的视觉效果;还有的在扇柄处系上丝带,让团扇多了一份灵动。家长们也仿佛找回童心,放下成年人的 “完美主义”,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创作过程,偶尔为孩子递上工具,偶尔和孩子讨论细节,整个学堂内满是轻松愉悦的氛围,只有干花碰撞的细微声响与亲子间的轻声交谈。
成果斐然,定格专属亲子记忆
随着最后一组家庭完成作品,活动逐渐进入尾声。原本空白的团扇,此刻都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有的扇面清新淡雅,几朵干花点缀其间,尽显简约之美;有的扇面色彩丰富,多种干花层层叠叠,充满生机与活力;还有的扇面藏着亲子间的小秘密,比如在干花旁用彩笔轻轻写下孩子的名字,或是拼出家庭专属的小图案。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工作人员和其他家庭展示,脸上满是自豪:“你看我的团扇,上面有好多小花!”“我的团扇上有小蘑菇,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 家长们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孩子与作品的合影,有的还将团扇拿在手中轻轻摇晃,感受微风拂过的惬意。“平时晚上要么陪孩子写作业,要么各自玩手机,很少有这样一起动手做手工的机会。” 家长李女士看着手中的干花团扇,笑容温柔,“这把扇子不仅好看,还藏着我们今晚的回忆,以后夏天用它扇风,都会想起今天的快乐时光。” 另一位家长王先生也表示,没有老师指导反而让活动更放松:“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不会被限制,这种自由发挥的感觉特别好,也让亲子互动更纯粹。”

傍晚八点,活动准时结束,亲子家庭们带着自己的干花团扇陆续离场,有的小朋友还在门口交流,约定以后继续参加邻里中心的活动。聚沙邻里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干花团扇手作活动,是邻里中心 “亲子创意系列” 的又一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无压力的手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协作中增进感情,也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后续我们还会策划更多有趣的亲子活动,为辖区家庭提供更多高质量陪伴的机会。”
夜色渐深,幸福学堂内的灯光逐渐熄灭,但那些承载着创意与温情的干花团扇,却仿佛依旧在诉说着这个夜晚的温馨故事,成为亲子间专属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