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为什么坚持在咖啡屋“打工”

除了赚生活费,还能学一门有意思的技艺

2018-09-21 08:32:4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湛 郑琳 通讯员 刘苏蒙 孙嘉蔓

  浙江在线9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湛 郑琳 通讯员 刘苏蒙 孙嘉蔓)拿起奶缸,倒入新鲜的牛奶,用蒸汽喷头打好奶泡,轻轻倒入咖啡中,慢慢地拿巧克力酱在奶泡上画了一个同心圆,然后巧妙地勾出一朵花的形状。这是浙大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卢芳雅在“鸽子屋”勤工助学的日常。

  “鸽子屋”是属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一间小小的咖啡屋,位于浙大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四楼。它是学院提供给本院学生的一个勤工助学平台,来这里“上班”的大多数是研究生。

  张驰和卢芳雅是同班同学,现在是“鸽子屋”的管理者,她负责食材的采购并安排学生工作,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板娘”。她说,一般一周10人左右就能维持咖啡屋的正常运转,在这边勤工助学的学生主要负责咖啡的制作、咖啡屋的日常清洁和图书管理等。

  在校内勤工助学,与校外兼职比起来,报酬堪称微薄。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争着到“鸽子屋”工作。

  张驰认为:“很多同学在这里勤工助学,并不是冲着工资来的,而是情怀。”

  张驰自己就是冲着“情怀”而来。

  她本科就读于浙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年毕业之后当了一段时间英语老师。2015年她回校游玩,在“鸽子屋”遇上本科的老师,聊了一下午的人生规划,之后产生了考研的念头。因此,张驰对“鸽子屋”有一种莫名的情愫。2016年考研回浙大后,“鸽子屋”刚好在招负责管理的学生,张驰就报了名,一干就是两年。

  为了“鸽子屋”的这份工作,张驰放弃了月薪5000元的线上家教工作。在鸽子屋,虽然名为“管理者”,其实赚的和他人一样,这样一个月下来只有四五百元。

  张驰并不觉得可惜,她说:“‘鸽子屋’对我来说,是可以让心灵停靠的地方。”

  咖啡师是一份很有趣的职业,“鸽子屋”为来这里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了解和从事这份工作的机会。

  在这里,学生可以学着给咖啡做勾花、打奶泡,冲泡各种品味的咖啡。“鸽子屋”的顾客不是很多,轮到值班的同学很轻松,闲暇时可以看书、自习。

  张驰和“同事”们时常捣鼓一些新品,比如“冰柠黄胖子”:用半个柠檬榨汁,配上雪碧,再加上一点冰块,好喝又解暑。

  当然,在这里勤工助学的同学,还有特殊的福利:每天可以免费喝一杯咖啡。不值班的同学,可以半价购买咖啡。

  卢芳雅说,因为研究生的课程不算多,所以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不过在“鸽子屋”经常可以遇到来喝咖啡的老师,“在这边勤工助学,就多了向导师请教学习的机会,十分难得。”

  “我们之所以会选这样的勤工助学机会,可能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收获,而不是物质上的回报。”张驰说,这种时尚的、有一定技术性的岗位,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有特别的吸引力,“能赚钱补贴生活,还能学一门有意思的技艺。”

  “在这里的日子久了,会有一种归属感,舍不得离开。很多同学哪怕去了国外,都很想念“鸽子屋”,想回来再喝一杯咖啡。”张驰说。

标签:勤工助学;咖啡;教育专业;研究生;汉语 编辑: 张钰婕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