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0月24日讯(通讯员 吴丹李)近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管理学院”,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大师组成“创新共同体”,共绘“一流中国管理学院”的璀璨星空。他们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更是中国管理学院的崛起见证者。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表示,继续提升学院声誉迫切需要国际化的洞察力。管理学院需要整合来自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战略家和思想家组成“创新共同体”,打造一流生态圈,共同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管理学院”出谋划策。
会议由对话国际顾问委员与闭门研讨会两部分组成。在上午的对话环节,来自全球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世界一流中国管理学院的发展新路径”与在场近400位师生、校友和企业界人士进行了热烈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前主任、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卫指出,双一流建设,要重视“学术卓越”“人才荟萃”“创新驱动”“文化塑造”和“国际引领”五个维度。过去几年,中国大陆顶尖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效率式到开发式,再到高新技术式并最终达到颠覆式的不同阶段。不仅学术产出和引文比例快速增长,而且生源优质,教职工团队不断有年轻血液注入,人才流动得到推动。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教授、帝国理工学院商学院前院长G‘阿南德’阿南达令格姆则从运营的角度,引用营销学中的4P理论,指出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更多数字化思维。“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其次,好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如何定价?第三,真正意义的合作伙伴非常关键。最后,在品牌化推广的同时也要从微观思考如何改进细节。”他进一步指出,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还需要思考其所侧重的目标市场、项目授课地点、目标人群和师资等因素。
“商学院教育和汽车行业一样,在同样的一个平台上添加不同的系统,这就是一个行业的变革。”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普渡大学克兰纳特管理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富•迩礼认为,如今的工商管理教育与一百年前相比,只是形式变了,基本架构并未改变。面对全球MBA教育生源下降且质量难以把控的趋势,他建议商学院打造针对细分领域高级管理人士的专业课程,以微证书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所需的技术知识和当前最佳商业实践。他进一步解释说,这种证书并非传统的学位证书,而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种集谈判和沟通等人的技能于一身的核心平台,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课程组合,而不是大学认为他们需要的。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中,上述学者与台湾东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台湾大学前常务副校长李书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前董事长王建宙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学院的打造”“研究与育人的平衡和教师激励”和“学院与学校发展的协调”等议题展开交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周伟华主持论坛。
李书行指出,一流商学院的打造需要从“吸引最好的生源”“吸引最好的师资”和“提升整体基础架构或教学设施”三个维度入手。作为现场唯一来自企业界的嘉宾,王建宙认为,世界一流的中国管理学院要在研究新的管理理论、建立新的企业评价标准、创造新的研究方法和赋能企业发展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