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这场比赛由学军中学与浙江大学联办。
上周,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在上海中学举办。学军中学表现出色,共8人参赛,夺得4块金牌、4块银牌,其中曾旋、苏士千两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直接被保送清华大学。这是学军中学在物理学科近年获得的最好成绩,金牌数和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人数,位居浙江第一。
此外,颁奖典礼上,校长陈萍接过代表下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举办权的旗帜——明年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物理决赛要走进浙江,由学军中学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首席记者 张娜
“宅男”曾旋
血液里有冒险的因子
想做研究型的物理学者
高三男生曾旋、高二男生苏士千,将从11月9日开始,进入为期近两个月的集训,冲击国家队的名额。这两天,两名物理学霸已经在校准备。苏士千说:“组委会已经列好书单,都是一些大学物理教材,我想先看起来。”
昨天,记者在学校见到曾旋。小伙子戴着眼镜,说起物理时,神采飞扬。
拿到全国第十名,曾旋却说这个成绩比自己预想的要差一些。他对物理的兴趣,起源于初中。当时,科学课本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他就找来高中的物理教材一探究竟,甚至大学的物理教材都看了两三卷。“看得似懂非懂,有些不太明白,但感觉触到神奇世界的边缘,非常兴奋。”曾旋说,自己喜欢接触新奇的事物,而物理学领域总有各种新奇点一直在吸引着他。
进入高中后,曾旋一头扎进物理竞赛,原来那些看不懂的内容,都慢慢懂了,他觉得成就感十足。看看他的床头书,你就会知道,天才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他喜欢看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话》,就放在枕边,现在这本书前后已经翻了三四遍。
曾旋一步步的台阶,是这么跨越的:
高一试水,参加物理联赛(浙江赛区),做对一题,蒙对一题,拿到省二等奖;高二,再次参加物理联赛,拿到省一等奖;高三,也就是今年暑假,参加联赛,进入省队。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省队一共25人,学军中学有8人,差不多占了1/3,实力杠杠地强。
喜静的曾旋,最大特点是沉得住气:“我将来想做研究型的物理学者。人类的血液里就有冒险的因子,我喜欢去探索奥秘。”最喜欢的物理学家是苏联的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原因是他的思想和研究很有开创性,丰富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
“物理竞赛给我带来乐趣,也培养了我良好的思维习惯。我现在能耐得住性子,用得完一本笔记本,对题目的分析更加细致全面了。”曾旋说,物竞让自己的专注力和行动力更强了。
除了物理还有什么其他爱好?
坐在旁边的物理竞赛教练张宏根嘿嘿一笑:“随着曾旋物理水平的提高,乒乓球水平也突飞猛进。”
原来,在竞赛教室外,有一张乒乓球桌。同学们刷题刷累了,就去那里放松一下。曾旋的物理水平领先,乒乓球技术却不是第一,常有同学找他一较高下。
“话痨”苏士千
走上物理这条“不归路”
想发明像微波炉这样改变生活的东西
和曾旋的“宅”不同,苏士千开朗、健谈,话里话外透出一股理科生的幽默。
小伙个头很高,气场十足,晒出一张获奖后和校长的合影,又补充一句:“算了,我这张有点丑,哈哈。”
“这次比赛,拿到成绩后,我没觉得能进集训队。不过,已经进了的话,还得努力冲击一下国家队。毕竟能不能进,是等概率事件,对吧。”苏士千的话虽这么说,但已开始预习,为几天后的集训做准备。
和成绩从小好到大的曾旋不同,苏士千说,小学时常被妈妈吐槽成绩一般。到了初中,一开始成绩也一般。不过后来机缘巧合,接触到了一些高深的数学和科学知识,苏士千说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太有趣了。“我的成绩从这时开始好起来,看来兴趣还是最好的老师。”
有次,他接触到一本《科学世界》杂志,第一次知道相对论,了解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科学知识。“数学和物理都太美好了,数学的几何线条会让你觉得很惊讶,有种自然界巧合的美。物理的美,比如有公式的简洁之美,看似两个不同的东西,却有差不多的物理背景。”苏士千说。
进入高中后,苏士千曾在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间纠结,到底选哪个好?最终,心中的天平慢慢偏向了物理,他自称从此走上物理这条“不归路”。路才走了一年多,小伙子就有了成果,直接被保送清华大学。
还有一年多的高中生活,要怎么规划?
苏士千说,近期计划先冲击国家队,到了
明年,准备和教练好好谈谈,继续学物理和数学。还可以帮助老师做助教,带一些学弟学妹。另外,把这几年落下的语文、英语拾起来,想看诗歌、文学著作等。空了还想弹弹钢琴,吹吹葫芦丝。
他和曾旋的师兄弟关系,将会继续保持到清华大学物理系。
“不过,我不想做研究,我喜欢物理,主要是因为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苏士千一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住,“你看,100多年前,赫兹做电磁实验,肯定想不到,现在电磁却被用在微波炉上,用来加热食物。我喜欢把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发明些像微波炉这样的东西,改变生活。另一方面,我希望把没被应用的物理理论应用起来,通过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去改良、改善,减少资源的浪费。”
除了曾旋和苏士千,学军中学的物理竞赛团队强手如林,苏士千说,这要归功于一个习惯:交流。
“我们有问题的话,除了自己思考外,还喜欢交流、讨论。有次,我们又在教室里讨论一道题,越说声越响。老师为此很苦恼,思量几次后,决定把我们‘赶’出去,后来我们再讨论,就到走廊上去了。哈哈。”苏士千说,到了集训期间,还有专门的竞赛教室。教练的办公室就在隔壁,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去找老师。
很多家长一进高中就问:
要不要搞竞赛?
在曾旋、苏士千接过奖牌的舞台上,校长陈萍也从上海中学校长手中,接过了一面旗帜,接下来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将在学军中学举办。
陈校长说:“在我们为这次申办努力奔波时,我可以想见,这一年里老师们准备大赛的艰辛,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办,因为我想在学校里形成‘我爱物理’这个共识。计算机离不开物理,现代科学发展离不开物理,物理在各领域的应用太重要了。但是,现在竟然有学生为了趋利避害,高考不选物理。我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提升学校学生的物理素养。”
大赛一办,很多平时请不到的物理大咖都会来,陈校长说这种交流机会实在难得,还有高水平的教练、选手一起交流、切磋,带来的提升可不是一点点。就冲这个,也一定要申办,果真,学军的努力被大家看见,这次成功申办。
搞不搞竞赛,是不少家长一进高中就会遇到的选择题。每次有家长来问,陈校长都会反过来先问家长和孩子几个问题:“你参加竞赛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吗?有没有毅力和决心一直发展下去?比如参加了物理竞赛,是否有志于在这个领域里研究下去,而不只是为了自招、考大学?”
听到肯定的答复,陈校长才会建议他去搞竞赛,因为有兴趣一定是第一位,只有功利目的,是学不好的。
竞赛成绩全面开花
正是对竞赛苗子有这样严苛的把关,学军中学这些年的竞赛成绩节节攀升。学校每年有80多人次获得全国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及以上荣誉。今年,各科竞赛成绩更是全面开花,有82人获得一等奖,25人进入浙江省省队。
信息学:今年7月,在第35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学军中学7位选手斩获4金3银,全部保送清北或清北一本线预录取。
生物:今年8月,高三女生赵子涵和潘瑶颖进入省队,参加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后,赵子涵夺得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被保送清华大学。潘瑶颖获得银牌。
化学:今年10月,何流等4人入选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浙江代表队。
数学:在201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中,戴宇轩等五人入选省队,即将参加2018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暨第34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冲击国家集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