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杭四中校友俞乃大 湮没沉寂30多年的画家

2018-11-08 09:32:43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潘卓盈

  俞乃大画像

  《乡村素描》部分作品

  6月底,杭州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杭四中)教科室主任赵耀明在校友会邮箱里发现一封来自一个叫“杨元元”的校友来信:“我是93年初中毕业的校友,获悉母校120周年校庆筹备进行中,愿将同为四中校友的外祖父的画册捐赠给母校。我的外祖父名为俞乃大,系杭四中‘联初’时期的美术教员,钱积恒老师曾与其共事,朱九龄老师为其学生。外祖父画技过人,专长于水粉、水彩、漫画,曾与丰子恺齐名,被人称为‘北子恺、南阿大’,有‘中国的米勒’之称……”

  一开始,他并没放在心上。转眼过完暑假,进入9月,全校开始筹备杭四中120周年校庆,身为校庆筹委会秘书长,赵耀明突然想起了那封校友来信。

  俞乃大?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但既然与丰子恺齐名,为何我们都不曾听过呢?

  他第一个将《阿Q正传》《伊索寓言》画成漫画

  赵耀明跑去找杭四中的校史办主任徐卫华。

  一听“俞乃大”三个字,徐卫华一拍脑袋,“对喔,是有这么个校友。”他想起来,平时在整理校友的信件中,经常能听到这个名字,过去一些学生对他充满敬意,时常提及这位恩师。但他也仅知道俞乃大以前做过杭四中的美术老师。

  这究竟是位什么样的校友,有着怎样的生平?带着这些疑问,徐卫华开始在校史办的故纸堆里搜寻俞乃大的蛛丝马迹。

  这一查,还真吓一跳。

  徐卫华发现,这位诸暨籍校友俞乃大绝不仅仅是一位美术教师那么简单,他不仅曾在杭四中任教,还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学校(今杭州师范大学)等校教美术,后又出任杭州市中等学校美术教研大组组长,兼任过“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长。日军侵华时期,他还担任浙江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与友人一起创办了《老百姓》《战画》等刊物,还和张乐平、万缇思、杨可扬等人创办了《刀与笔》,成为当时抗日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

  更让徐卫华惊讶的是,早在1940年代,俞乃大的漫画成就便已声名远播。他是第一位将鲁迅名著《阿Q正传》改编成漫画的画家。1936年夏,漫画《阿Q正传》在南京《朝报》连载发表43幅,后因日寇入侵而终止;也是第一个用漫画形式将《伊索寓言》介绍给中国儿童的画家。抗战胜利后,俞乃大曾在《中国儿童时报》上,陆续发表过一批漫画《伊索寓言》。他不仅教画画,还编美术教材,曾和好友丰子恺合作校订并出版了《小学美术科参考资料》等初等美术教材。

  昨天《阿大画册》回到了母校

  一个因种种原因,作品被尘封雪藏、湮没沉寂了30多年的画家,开始浮出水面。

  “十年前,杭四中110周年校庆时,我们就曾梳理过一批知名校友,当时俞乃大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今天看来,这是颗‘遗珠’。我们很庆幸又多了位知名校友。”杭四中副校长、校庆筹委会主任娄雨奇说,“从俞乃大的画作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最苦难的时刻,知识分子是如何前仆后继做出巨大的抗争和努力。我们为能有这样的校友而自豪。”

  昨天(11月7日)下午,杭四中特地为俞乃大的作品集《阿大画册》举行了捐赠仪式。俞乃大外孙女杨元元把外公留下的唯一一本作品集送回了他曾经任教的母校。

  “阿大”是俞乃大的笔名,他出生于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乃大”二字取自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句。

  历时整整12年完成画册

  俞乃大生前一共育有7个子女,杨元元的母亲俞即子是其最小的女儿,杨元元透露:“为了完成外公遗愿,也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画家和美术工作者,母亲退休后开始着手整理这本画册,直到4年前她因病去世。我父亲接过了这一棒,继续为画册奔走。历时整整12年才完成。”去年,《阿大画册》终于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杨坚康是俞乃大的女婿,同时也是他在杭州师范学校教书时的学生。这些年,为了编撰画册,他的足迹遍及杭州、诸暨、北京、南京、上海、金华、龙游、衢州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我对他,早已超越了翁婿之情,越深入挖掘他的资料,越觉得,一个笔锋犀利、疾恶如仇、刚正不阿的画家形象跃然纸上。这和我之前对他的印象,小心谨慎、唯诺低调、逆来顺受的老人,反差极大。”杨坚康说。

  最后收录画册的作品超过1100多幅,“因为历史原因,他的很多作品原件散失被毁了。”为了收集资料,杨坚康到各大图书馆查阅史料,他在南京图书馆,从一卷卷胶卷中找到百余幅俞乃大当年刊登在报刊上的连载漫画,一帧一帧,投影翻拍下来。

  俞乃大曾在金华创办《老百姓》期刊,出版以后,风行全国,被一致认为是战时首屈一指的大众读物。俞乃大几乎包揽了全部封面插画的创作。杨坚康后来在一个民间收藏家的手上见到了这套《老百姓》的实体期刊,但任他怎么磨破嘴皮,对方就是不肯卖。没办法,他只好借来这套刊物一一影印下来。

  曾与丰子恺齐名,同时也是好友

  “北子恺、南阿大”,曾经很多人将俞乃大和丰子恺相提并论。教育家章湘伯先生称俞乃大是“中国的米勒”,他甚至认为,“阿大的画很像丰子恺,但是我觉得丰先生的题材有时不及阿大深刻,阿大是一个对乡村认识顶透的画家。”

  生活中,丰子恺和俞乃大是好友。1937年夏,“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正在诸暨老家探亲的俞乃大无法北上南京,只能举家南迁。他在携家人辗转浙中、浙南山区的途中,看到了农村一成不变的落后、困苦和愚昧,于是沿路完成《乡村素描》60幅。好友丰子恺特地为其作序,称这些画作是“斥妄”,是“人生社会改良进步的源”:“俞乃大君,有一双锐利的眼和一支力强的笔,故能捉住要害,指出症结,使看者惊心动魄。”

  76岁因病无奈放下画笔

  身为教育工作者,俞乃大一生都没有忘记美术教育、培养美术人才。抗战期间,还以“战时美协”的名义,举行流动画展,壮大美术工作者的队伍。木心美术馆曾展出一张木心年轻时的照片,摄于1946年元旦的一次美展,三人合影照中间那位就是俞乃大。杨坚康分析:“根据推断,俞乃大爱才,那时候旁边两位木心和杨可扬都是青年才俊,很可能他以美协理事长的身份邀请了两人去看画展,然后一起合了影。”

  1982年9月,76岁的俞乃大画了最后一幅《鸭》,自题:“轮廓不准,视力衰退,手发抖,明暗调子刻画不出来,休矣!”颇有弘一法师临终书写“悲欣交集”的感慨。

  至此,以绘画艺术为生命的俞乃大,因病无奈放下了手中的画笔。

  1983年12月,俞乃大因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76岁,葬杭州南山公墓。

标签:校友;丰子恺;画册;漫画;美术;校庆;杨元元;外祖父;伊索寓言;阿Q正传 编辑: 林辰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