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2月24日讯(通讯员 林晓莹 郭芯宇 浙江在线记者 吴俏婧)近日,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决赛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举行。一大早,进入决赛的24所高校的同学们,带着她们的作品陆续到达学校经济楼,准备进行决赛的匿名答辩环节。
颜静是浙商大金融学院的学生,她的团队带着作品《武陵山区金融精准扶贫效果和机制研究—基于资金、智力、志气的三扶视角》过关斩将,凭借着交互项的形式,把资金、智力、志气三个方面联系了起来,有效讨论它们对金融精准扶贫成效的作用机制的影响,顺利进入决赛。
答辩结束后,颜静走出教学楼,长长的松了口气,紧了紧怀里的材料,“比赛算是画上了句号,整个暑假都在为这个项目努力,为了弄明白贫困户长期不能实现脱贫,除了资金外,他们自身有没有存在制约,比如有没有实现自我脱贫的本领,或者习惯性接受政府的补贴。我们去到山区里面挨家挨户地调研,虽然条件比较艰苦,需要一座一座爬到各个山上去调研,但这也让整个团队算是有了一起下过乡的‘战友情’了。”
“是啊,辛苦归辛苦,我们还是把很多学过却不会用的知识,在这次比赛中使用上了,算是很值啦!”队员顾涵阳说。首先是考虑到2020年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的情况,另外我们认为贫困户之所以长期不能实现脱贫,除了资金的制约外,他们本身也没有能够实现自我脱贫的本领或者是习惯性接受政府的补贴而没有为了脱贫去奋斗的决心和想法,所以我们实地调研了张家界市永定区的贫困户的情况,以解决目前资金的注入没有被最大化利用的问题。其实在此之前有不少的研究已经针对资金、智力、志气其中某一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但考虑到其相互之间的影响,我们用交互项的形式把这三个方面都联系了起来,讨论其对于金融精准扶贫成效的作用机制的影响,从而让扶贫的体系更加完整。
两天时间,大赛最终评选出36件一等奖作品,55件二等奖作品。
大三的徐哲源也是浙商大的学生,他的团队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回想起比赛的准备过程,他笑着说,“和指导老师一起讨论项目的过程很有意思,写文本和准备最后的答辩的时候,他不断地给我们挑刺儿,对细节的地方都要求我们进行多次打磨,我们也会和他争论自己的想法,但我们还是会败下阵来,乖乖修改打磨。”
一旁的队员竺添晟点了点头, “比赛的过程有时候还是很辛苦,面对一大堆英文文献,看起来比较费劲,很多专业术语叠加起来,不花点功夫真的很难懂。”
从6月初开始,比赛吸引了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27所高校积极参赛, 358件作品通过校级选拔被推荐参加省级复赛,覆盖了全省1500余名大学生。
据了解,今年是浙江省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举办的第三年,该竞赛旨在充分发挥“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成员办学的优势特色和金融行业的创新实践平台资源,加强联盟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推动高校创新金融人才培养。
浙商大金融学院团委书记祝阳君老师介绍,“这个竞赛对同学们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一次全面检验和提升,集中展现了参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良好精神风貌”。
“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提议,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发起,由省内部分高校、行业协会和金融类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开放式、非法人的联合体。
联盟鼓励成员之间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重点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高端金融智库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积极探索校校、校企、校所、校政、校地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和利用省内高校和金融机构的特色和优势,为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培养更多优秀金融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杭州银行杯”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就是今年联盟的主要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