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又到了户外运动的“旺季”。为了让大学生们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运动起来,高校也没少下功夫。
你瞧,今年3月浙江工商大学食堂送上了“微信步数当钱花”的福利,根据学生当天的微信步数给出高低不同的餐饮折扣,最低至5.5折;还有,郑州大学去年还推出了“阳光早餐”活动,学生晨跑800米、晨读20分钟或自选活动20分钟后可享受免费早餐。
更“霸道范儿”的学校,会将日常体育锻炼与该学期体育课成绩相结合,比如日常体育锻炼在体育成绩中占一定比例。所以当你看到,晚上武汉大学的操场上还闪动着不少学生“跑汉姆”的身影,也就不会惊喜或意外了。
“汉姆运动”是武汉大学的一款跑步打卡APP,男/女学生每次需在20分钟内跑完2km/1.8km完成打卡,每学期每位学生需打卡约30次(每个学期略有不同),才能获得该学期体育课20%的成绩。该校学生安志伟说,尽管学校建议学生在天气、身体状况等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但到了期末,下雨天也仍有人外出跑步,甚至有学生调侃“就是下刀子也要跑完”。
考虑到一些学生不喜欢跑步,也有高校鼓励学生采用更多元的方式完成日常体育锻炼。南开大学学生靳佳奇介绍,其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满分为10分,以跑步里程+其他体育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时长进行考核,也就是说,学生每学期至少需要跑完30公里才开始计分,分数可通过接下来的跑步里程或在运动场馆的时间在“创高体育”App上打卡来“兑换”。
更有高校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评奖评优及毕业资格挂钩,例如某高校在2015年《关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中就提出,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体质健康测试1次,评定成绩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评定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学生毕业时,测试成绩不合格者按结业处理。
可见,为让学生动起来高校也是用尽心力。但有些学生为了不动起来也是“套路”满满。
有的纯粹不喜欢“跑步”,天津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晓(化名)就觉得,“跑步对膝盖不好,而且天津雾霾有的时候很严重,不适合跑步”。这时候,学校里的共享电动车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就骑着电动车刷‘跑步’里程”。
虽然不少高校的运动打卡App不断升级再升级,比如以“为同一起点规划不同运动路径”“跑步结束后上传自拍”“监控步频”等方式限制了“接力跑”“代跑”等,以防学生偷懒作弊。但学生总能找到相应的“对策”,据记者了解,有学生会坐着校车等代步工具来“打卡”运动;有的把手机绑在宠物狗上,让狗帮忙“代跑”;有的学校中,帮同学代跑已成了一门“小生意”。
临近期末,也就到了跑步打卡的截止日期,新闻专业大三学生陈安(化名)告诉记者,有时能看到有同学身上带着两三个手机在跑步。当然,他自己偶尔也会找同学带上自己的手机去完成打卡。
“经常因为其他安排耽误,况且有时候忙一天我觉得我的运动量已经够了,就不想再去跑了。”陈安坦言,自己一般都是卡着截止日期完成打卡,也有让别人帮忙打卡的经历。
在陈安看来,不少学校推出了很多强制性的措施让学生“动起来”的初衷是好的,但总难免有学生“作弊”,一定程度上源于措施的统一性与学生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课外锻炼本就该是学生自主选的,学校可以给提供更丰富的运动项目和设备,让我们选自己的喜欢项目去做,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欲”。
而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徐然认为,让学生“动起来”的关键还是在于为学生树立健康生活与日常锻炼的理念。即便学校没有强制要求,她基本上每晚也会去操场跑4公里以上,而打卡1.6公里的“汉姆运动”只是“顺便”的事。
东北大学学生王钰婷同样如此,虽然到了大三已不用再参加学校打卡的课外运动,但忙于考研的她仍会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跑步或到健身房锻炼。在她看来,通过强制性的措施来监督学生锻炼只能“治标不治本”,归根到底是要“去措施”化,如何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理念、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