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思政课堂搬到星空下 艺术生们感知乡村、感知中国

2019-05-07 07:22:58 来源: 钱江晚报 郑琳 方舟 刘杨 摄影 申博 方舟 龚美玲

  漫天星光下,青山环抱中。仙居县白塔镇东横街村文化礼堂,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正在上一堂特殊而生动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龚华平和朱文信,邀请来了东横街村书记许子兵,大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文艺工作要求,展开了热烈讨论。

  从自然保护到环境伦理,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到乡村振兴,同学们也觉得有许多话要说。

  深入基层,扎根生活,美院师生们的思路也变得更加灵动起来。

  国美师生一起下乡创作

  感受乡村的历史与现状

  4月份,国美组织学生专业下乡实践。思政课老师带队,分赴仙居、南浔、松阳等7个下乡采风点开展教学。同学们共同探讨国情时政,还有学生以手绘方式记录下了这些特殊的课堂。

  此次下乡实践中,有的师生走进村落,开展古建筑的记录与保护工作;有的来到学校做起了志愿者,大学生与小学生大手牵小手,用画笔描绘乡村中国之美。

  在以“三米行动”为题的共绘美丽乡村活动中,美院学子们充当了小学生们的临时美术老师,手把手教学。小学生们逐渐熟悉了如何使用扇子、油画板、卡纸、马克笔、蜡笔、国画颜料等绘画材料,把他们记忆中的味道,古老建筑的韵致和水乡文化的特色再现了出来。

  虽然稚嫩,但贵在纯真。

  在桐庐下乡实践点,以美丽乡村写生为主题的作品展引发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此次展览以山、水、人、物、景为主题,将现场写生、手稿记录、组织访谈等形式相结合,在深入观察研究当地的人文风貌与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美院学子运用不同的艺术视角与风格,记录下了新时代浙江乡村的发展和变化。

  “00后大学生大多对农村缺乏了解,艺术生们又往往欠缺政治敏感度。”中国美院思政教师朱文信说,“我们要借助这个下乡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的历史与现状,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农村的发展,感知乡村,感知中国,从而激发他们改造乡村、建设祖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艺术不能脱离脚下土地

  不能远离生活、无视人民

  去年4月,中国美院联合仙居县政府成立仙居乡村振兴学院。这既是对十余年间中国美院助力仙居建设的总结,更是深度助推乡村建设的一个开始。

  “我们对于乡村的设计,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需要互相陪伴、一起成长。”乡村振兴学院的深度参与者、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年轻教师任天说。

  东横街村党支部书记许子兵告诉钱报记者:“中国美院师生团队到来后,帮助我们打造了文化礼堂、‘三棵树’等一批村内公共空间。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16家,床位400余个,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民宿经营户年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党组织也焕发活力,重新凝聚起来。”

  许子兵对美院师生们是由衷的感谢,“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村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一年一个样,年年不一样。”

  “听了思政课老师的讲解,我开始关注这个村子的历史与发展。这是一方生机勃勃的土地,并不仅仅是我们画笔下的客体。”中国美院学生谢池柳说,“中国的乡村不缺少美,我们要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些美传播出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保护和建设乡村。”

  “艺术如果脱离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远离了火热的生活,无视广大人民,那就失去了血肉、失去了筋骨。我们要主动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在以《理想的艺术与艺术的理想》为题的研究生思政课上这样说。

  “学生在哪里,思政课堂就在哪里。思政课改革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我们要打造更受学生欢迎、更具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中国美院思政社科部思政中心主任翟志强说。

标签:下乡;中国美院;乡村;师生;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文艺工作;白塔镇;习近平;仙居县 编辑: 吴俏婧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