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杭电研究生田间地头开发4万字劳动教材 为乡村振兴助力

2019-08-09 18:43:34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程振伟

杭电1.jpg

  浙江在线杭州8月9日讯(通讯员 程振伟 )“这是用淋漓汗水写成的书,4万字,寓教于乐,帮助青少年在播种、采摘、除草、手工过程中,真正体悟劳动精神。你能想到,这本书是由一群书生意气的在校研究生驻扎十天开发的吗?”在朋友圈动态上发这段话的,是湖州德清县雷甸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潘晓利,动态上还配有一些图文并茂的书页。最近,雷甸成校迎来了一群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双方合作开发“针对青少年劳动教育匮乏的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

 “学理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研究生,能开发出怎样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始时我还是颇有疑虑的。”潘晓利告诉记者,看到这些95后真的在37-8℃酷暑下干起农活来,晚上再累也顾不上休息,边讨论边敲键盘写书,“真的没想到现在的年轻学子这么能吃苦。”等近百页的教材摆在自己面前,做过十八年劳技老师的潘晓利被深深感动,“拿到时觉得沉甸甸的,有分量,针对性强,可以直接指导6到15岁的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边在农业基地干活,边汲取劳动精神的滋养。”

  在校研究生与乡镇成校合作,共同开发青少年劳动教育教材,这个搭配是不是有些不伦不类?可在“忧国忧民”的杭电马院研二学生胡绪鹏身上,却显得那么水到渠成。

  “我是受到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的启示。高考生要写一篇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我是来自农村的,我的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却告诉我,本来以为农村孩子写这个作文会很顺手,可是结果出乎意外,现在农村孩子也很少参加田间地头劳动了。那么城里孩子呢,他们也缺乏体力劳动的实际条件呀,比如田地、农场啥的,不好找啊。”胡绪鹏告诉记者,当时就萌发了开发一本“将真实田间劳动与劳动教育结合的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教材”。

  而杭电马院与德清雷甸成校是实践教育合作单位,而雷甸是浙江省著名的瓜果之乡,农业资源丰富。雷甸成校下辖数十个家庭农场、种养基地、科普园、农科教平台。成校校长潘晓利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培训教育专家,对引入高校智力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很热心。很快,由胡绪鹏带队的七人乡村振兴青年团,在7月26日入驻雷甸,开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杭电2.jpg

  开发课程的想法很好,但令胡绪鹏“苦恼”的是,研究生团队成员都属于“理论派”,大多没有下田地劳作的经历。而且,他们很难谈得上有多么尊重劳动,遑论热爱劳动。其中,一名队员说“我也是来自农村的,我为什么要劳动呢,我爸妈不是一辈子土里刨食嘛,可是很可能改变我们家命运的,还是我,靠的不是锄头铁锹,而是书笔。”

  摆在胡绪鹏面前的难题,首先是如何改变队员们自己对劳动的认知。“自己不建立正确的劳动观,谈何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呢。”胡绪鹏啥也没说,让潘晓利校长安排大家“先去田地干四天农活”。

  团队成员一想到“在室外38度,大棚内48度的高温下农作”,有些人想起了打退堂鼓,也有些人愿意参与,但是怕坚持不下来。于是团队折中了一下,实行早晚下地。早上大家5点就起床了,5点半赶到香瓜园、玉米地,或是葡萄园、西瓜地。第一天总共干了4个小时,第二天6个小时,也有人中暑、呕吐、发烧,按照大家自己的话说,就是“使劲折腾自己”,但是奇妙的是,“折腾后,赶到很放松、自由,觉得田地很亲切,连做梦都是香甜的。”

  “我本来以为自己是吃不了这些苦的,可是大家一起翻耕土壤,锄草整枝,协作推进,我不情愿落后于人,只能咬牙坚持。这个天气,一般人躲在空调里还嫌哪里痒痛,恨不得歪在床上,可是我们在高温大棚里,挥洒汗水,好不畅快,干活口渴了,就畅饮水壶里的茶水,感觉最大快乐和满足莫过于此,比什么雪糕可乐都好喝。然后呢,我又想到老家还在干活的父母亲,觉得他们好不容易,当时就给父亲打电话,说辛苦了,我的父亲莫名其妙的,但是我知道,父亲很开心,觉得我长大了。”老家在福建龙岩农村的队员彭丽娟说。

  白天干活,晚上头脑风暴,大家还在讨论与思考。第五天,团队成员确定了教材编写思路。“我们笑称,这是泥土里刨出来的劳动教程”。我们认为,劳动教育应该包涵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器物层面,比如说识别农具、农作物,了解农业地理,比如稻田、麦田、瓜地、鱼塘。第二个境界是技能层面,比如刨锄铲割剪耕灌剥等。第三个境界是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建立在器物技能层面之上的。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孩子,都比较缺乏劳动精神,比如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环保节约精神、尊重劳动/者精神、体恤民生精神。第四个境界则是制度层面的,这就是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比如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乡风文明、田园综合体等方面。

  围绕着这四个境界,教材假设一群来自城里的孩子,某个周五晚上来到了雷甸,第二天一早他们先进入农场的农具室,一一识别几十种农具,并告诉他们哪一种农具是随着农业文明的哪一个阶段产生的,对农业生态产生什么影响。第二天下午,这群孩子穿梭在玉米地、稻田、瓜棚、鱼塘等地,做与相关季节有关的播种、插秧、施肥、喂食等具体劳作,不是农家乐,而是实打实的“当回农民”,一定要出汗劳累。第三天,孩子们要与农业大师们在田间地头交流,看这些劳动者手上的老茧脸上的风霜,感受高超的劳作工艺,向他们拜师学习,并引导孩子们想象自己来自农村的爷爷奶奶或祖辈当年是如何通过土地谋生养活家庭的,以此培养他们的乡土意识、感恩精神。

杭电3.jpg

  “我们最怕别人说我们是闭门造车,所以我们不是坐在空调房里查查资料,下下图片,直接拼凑一本书。而是深入农村一线,边干活,边体验,边思考,边著书,做到知行合一。我们的自我要求是,书要沾着泥土气息,带着某个地方具体农业人的智慧,要见人见声。”杭电乡村振兴青年团指导老师、马院党总支副书记王胡英对记者说。

  这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指导现在的青少年走进农村、踏上田地、用手耕耘,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但也要让他们劳有所获,这里的“获”,不是收获物质果实,而是获得精神食粮。很多城里的孩子,对劳动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他们以为劳动教育,就是父母带他们去参加的农家乐。“而这本教材是要让孩子们真正流汗的,不粉饰劳动,不给他们关于劳动的虚幻想法,而是让他们接近真实生活。”胡绪鹏表示。

  为了无限模拟孩子们的真实劳动场景,教材编写小组还通过雷甸成校招募了十六个来自城区和乡镇的孩子。他们跟随队员走遍了所有劳动教育基地,一起劳动体验,提出了很多与他们的年龄认知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成为教材编写的可贵材料。有一个孩子对着玉米地感叹,“这里真美啊,这些玉米须做成我的假发就好了。”队员鞠达苗萌发了在教材里编写如何利用玉米须皮做玉米衣的想法,结果这群孩子真的认认真真做了两个小时的玉米衣,不少人还把玉米衣带回家要给自己的父母亲做礼物。

  “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共识。高校学生也要走出小课堂,拥抱广阔社会,走进广袤农村。马院研究生有理论、能实干,雷甸成校有劳动教育资源禀赋、成教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合作,脚踏实地,立足公益,开发出的面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教材,希望能为基础教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再就是城市里乡镇的孩子们,走进农村参加劳动体验,可以涵养家国情怀,当然城里的人多往乡镇跑,也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杭电马院院长王海稳说。

标签:劳动;劳动教育;研究生;孩子;青少年;教材;农村孩子;玉米;境界;农具 编辑: 吴俏婧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