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温州,因创新创业闻名。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是温州发展的一大亮点。翻开温州的城市发展史,有两条特色鲜明的“带”,一条是沿瓯江东西走向的城市带,一条是南北走向的沿海产业带。恰好位于两“带”交汇处,有这样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成了教育助力产城融合的一个典范。紧扣时代脉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学校聚焦城市与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医康养专业群为特色,以数智造专业群为重点,以数字商务、智能财会、工艺美术专业群为支撑的专业架构,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7月26日—27日,浙江考生将迎来第二轮志愿填报。如何选择合适、理想的专业和学校,今天,带你了解这所省内医康养专业特色院校——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温州市人民政府,国有企业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办学面积近 1000 亩,现设有滨海、甬江、金竹、文成4个校区。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1.6 万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正以浙江省 “双高校” 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拥有90%双师双能型教师、85%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其中,包含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浙江工匠"、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浙江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瓯越英才计划"特支温州名师和杰出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温州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市551人才工程、市技能大师等。
以滨海校区为中心,打造三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金竹校区: “医康养护教” 五位一体示范基地
• 文成县:“三区三镇” 乡村振兴实训基地
• 温州湾新区:“数智造” 产业实训基地
办学成果
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
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获得单位
首批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首批教育部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单位
教育部信息化标杆校创建单位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
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全国大学生实习实践就业服务基地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基地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康养老照护”大赛金奖获得单位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最高奖)获得单位
浙江省实践育人示范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浙江省首批党建示范群建设校
浙江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示范单位
浙江省高校“5A级平安校园”
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众创空间、退役军人示范就业创业基地
浙江省高校反邪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
办学特色:(专业特色集群)
做特 “医康养”:涵盖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民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家政)、社会工作、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等核心专业,这些专业致力于培养医康养领域的专业人才,顺应智慧养老与家庭服务数字化趋势,满足社会对健康养老和家庭服务的需求。
•做强 “数智造”: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等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制造和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能力,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做专 “云信创”:聚焦云计算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领域,包含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做精 “财金管”:包含大数据与会计、财富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专业。培养学生在财经、金融和管理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做新 “手工艺”:设有工艺美术品设计、包装策划与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手工艺技能,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文化。
•做优 “农文旅”:涵盖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为旅游、文化和农业产业培养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推动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5年招生计划
2025年,学校招生总计划4300人。其中省内普通类二段招生计划1358人,外省招生计划80人,其他类别招生均已经完成。
2个省双高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专业引领,1个特色学科共生,X个核心专业支撑
13个省级 / 市级优势特色专业,2个市级特色专业群
长按识别查看专业详情
2025年浙江省普通类二段招生计划
2025年外省计划
转专业政策
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部分专业需通过相关测试。需注意,中外合作专业不能转出,文成校区三年制的专业只能在文成校区三年制专业内部转换。具体以学校转专业政策文件为准。
奖学金与经济补助政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当地教育局资助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学费,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学校在新生报到现场开设“绿色通道”。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或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携带认定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复印件,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参加勤工俭学等方式缓解经济压力。
毕业生就业前景
学校与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共建“浙南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打造“金海匠谷”“金海论剑”等平台,开展职业资格与专业技能培训。
与众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以产业学院为主体的“产教融合矩阵”,稳步推进“2+1”现代学徒制改革。
与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开拓广阔渠道,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超98%。
毕业生升学深造途径
毕业生毕业当年可报考“浙江省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全日制2年),毕业后获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学校开设普通高校全日制“专升本”考前辅导班,助力学生备考。
另外,学校现已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友好学校或机构建立合作,开展交换生、交流生、海外实习、国际证照等项目。学生交流学习后,可申请到海外院校继续深造,获取本硕文凭。
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劳模工匠精神为主线,以“崇德、笃学、精技、修远”为内涵,建成15个场馆育人基地,5条文化育人精品路线,构筑3大育人场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浙江气派、温州特色、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校园文化。现有文娱类、体育类、实践类、服务类等39个社团,并成立退伍军人俱乐部,为退伍军人提供展示平台。
校园环境
学校地处温州湾新区,融入温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书院式建筑风格,四季如画的生态校园。学校食堂汇聚各地美食,菜品丰富多样,满足多元口味需求。
学生公寓有三人间、四人间、五人间、六人间,每间配备阳台、独立卫浴,设有电热淋浴器、空调,并提供校园宽带网络接口。宿舍楼公共区域设有青年书房、阳光厨房、心理辅导驿站、互通自习室、智能化全自动洗衣房等设施。
住宿费标准:六人间:1500元/人/学年;五人间:1800元/人/学年;四人间:2300元/人/学年;三人间:3000元/人/学年。
联系方式
滨海校区:温州市龙湾区金海三道433号
金竹校区:温州市瓯海区金竹路48号
文成校区: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伯温北路1号
学院网址:www.zjdfp.edu.cn
咨询电话:0577-86533901、86533927、86556791、86533905、86556713
招生QQ群:768284731
微信公众号: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