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印发《2018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试点方案》,将开展高级教师及以下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目前,先在全省确定了30所中小学开展试点,杭州市有两所,分别是杭二中和保俶塔实验学校。而评聘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聘任终身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扩大学校职称评聘自主权 淡化学历 重师德业绩能力
改革试点方案出来后,记者联系了试点学校的校长。他们表示,目前正在文件的大框架下,紧锣密鼓地制定适合校情的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方案。
记者注意到,这次评聘改革,一大亮点就是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过去,教师的职称评聘都是由教育局职评办来评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外人员来评,只能通过几节课或者论文,了解面会相对较窄。老师上课水平,学校最有发言权,改革后,职称评聘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对老师的职称评聘会更客观。”
至于怎么评,方案里有比较详细的规定:要体现重师德、重业绩、重能力的政策导向,体现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日常考核结果的应用,把一线教学水平、学生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业绩摆在重要位置,淡化学历和资历,原则上不再将发表论文作为评聘职称的前置条件,逐步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打破聘任终身制 激发教师积极性 职称评聘将与岗位竞聘相结合
过去,职称评聘采用终身制,如果评上职称,将伴随其一生,这也会让人产生职业懈怠。新的职称评聘改革,就是为了打破聘任终身制。
“其实打破终身制的职称聘任,在高校已经实行。未来中小学的职称评聘会是动态的,实现职称评聘与岗位竞聘相结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未来教育局会给学校评职称的指标,比如有些指标是专门面向班主任的,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评上职称后,一旦离开这个岗位,职称待遇也将收回。这也是为了鼓励老师们在竞聘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以前因为职称评聘是教育局聘任发文的,老师一旦评上职称后,如果出现校际间流动,其他学校对该老师的职称也是认可的。但未来职称评聘自主权在学校,每所学校对于职称的要求会有差异,可能老师在原学校是高级职称,换了一所学校后,因为该校高级职称指标已满,或不满足该校的评聘要求,不能享受原先学校的职称待遇。但另一方面,比如优质学校的优秀老师,流动到师资薄弱的学校去,评职称的空间则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