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9个月的婴儿就脸色苍白、精神不佳,入院检查发现竟存在贫血现象,这是怎么回事?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这样一名婴儿,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于是进行了急诊胃镜检查。
胃镜下,医生发现该患儿有十二指肠溃疡,而且近期有出血的征象。随后,医生对婴儿进行了药物注射止血,然后继续用药治疗。经治疗,婴儿治愈出院。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小的孩子十二指肠溃疡且出血呢?医生追问病史时了解到,患儿家长中也有胃溃疡出血住院治疗的,而患儿平时由家长喂养,极有可能通过口对口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导致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引起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超九成因幽门螺旋杆菌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分布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记者了解到,幽门螺旋杆菌通常可以通过C-13呼气试验检测系统有效发现,不过,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即便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也往往不会有明显症状,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旋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如口腔异味、消瘦、胃肠疾病、消化不良以及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研究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儿童感染者中,10岁以下的儿童竟高达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专家指出,这一趋势主要与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以及家庭共餐有关。家长应该鼓励儿童多注意营养补充,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果家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采取分餐、用公筷措施,以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预防感染应避免互相夹菜
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性极强,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指出,要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应注意饮食卫生,采用分餐制或用公筷,“家人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且大人把食物嚼了或咬下来再喂孩子的做法要避免,以免幽门螺旋杆菌互相传染。”
该专家提醒,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者要更加注意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同时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
此外,由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肠胃功能会受影响,饮食中应限制多渣食物,包括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腊肉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该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