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这个词汇,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有点陌生,搜狗百科对于“流动儿童”的解释是: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城市生活半年以上、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简而言之,就是“外来务工子女”。
近日,我市青年作家范泽木的首部长篇《我不是坏小孩》出版发行,这本儿童小说立足于现实,反映了流动儿童的生活,带我们走进这个或许接触过却不曾探索过的小小世界。
一部反应流动儿童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小说
《我不是坏小孩》是一部反应流动儿童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小说。书中的三个主人公一个是淘气男孩子,一个是优秀的女生,还有一个是懂事的男孩, 三位性格迥然不同的孩子,在小学的最后一年,编织了让人欢笑、让人落泪、让人感伤又让人温暖的故事。
孔军武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有点叛逆但又自卑、孤独、善良、正直的流动儿童。逃学、捉弄同学……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去流动儿童服务营学习,并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温暖下,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在掌声和喝彩声中尝到了收获的快乐,并在即将迎来毕业考时主动要求补课。
李巧琳是品学兼优的本地生,阳光开朗,处事利索,性格大大咧咧,是个十足的“女汉子”,一直在帮助着孔军武。梁灿是个好学上进、不苟言笑的流动儿童。他搞砸了讲故事比赛后内疚得不敢正视陈老师。但陈老师及时鼓励他,认为他战胜了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梁灿鼓足勇气参加了作文比赛,结果获得全市二等奖的好成绩。他重拾自信,找回了自己,并在文艺汇演中大放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几位老师有爱心、教育情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
“《我不是坏小孩》关注现实,关注儿童的成长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对待。”我市儿童文学作家汤汤给予了这本书高度的评价。
“作家对童心世界的深情注视,对孩子的理解,尤其令人敬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谭旭东说。
从接触到深入了解,呼吁社会关注“流动儿童”
写这本小说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会关注到流动儿童?
范泽木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师范毕业生,自己曾经当过三年的老师,目前还有很多的同学都在当教师。“《我不是坏小孩》缘自我和一位老友的聊天。当时她正在做一个关于流动儿童的课题,我看完她的课题后就想到了我曾经教书时的那些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儿童,确实和别的孩子会有一些不一样,引起了许多共鸣。”
这次聊天,让范泽木对曾经的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过去我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却没有很深入地去了解过他们的内心。”范泽木开始思考流动儿童到底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他们的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的过程也是范泽木构思的过程,经过半年时间的构思,在2016年的8月份,范泽木一个人住进了磐安的一家民宿,花了7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部6万多字的小说。
范泽木解释,里面的李巧琳和梁灿两个孩子的原型,就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本书的写作既是我对教学生涯的回顾,也是我对驾驭儿童小说的一次尝试。虽然不见得多少成功,但至少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由于生存环境的不稳定性,流动儿童往往很容易变成一种附属品,随着家长到处漂泊,容易被人忽视或遗忘。”范泽木希望,透过对几位流动儿童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几位施教者的教育言行描述,希望更多的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都能“关爱流动儿童,关注流动儿童教育”。
目前,该小说已在新华书店、京东、天猫、当当、亚马逊、博库网、四川文轩网等网站都有售。
作者介绍
范泽木:1988年生,浙江磐安人。作家、慧笔作文创始人。已出版长篇儿童小说《我不是坏小孩》,散文集《似水年华与泥土芬芳》《总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我愿流浪在小镇》,“范老师慧笔作文课堂”系列《作文原来这么简单》《作文原来这么简单II》,主编有《差作文变好作文就三步》《小学生同步作文权威指导》(五上)。《我愿流浪在小镇》入选2014中国南都好书榜文学类。获第二届教师优秀文艺作品大赛一等奖,第一届“婺州杯”全国儿童文学大奖赛三等奖,第四届“读友杯”全国短篇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优秀奖。
现为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金华市第六届青联委员。《新青年》《特别关注》《语文报》签约作家,多家报刊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