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浙江人大代表谈道德教育:莫抽象宣教 需“盐溶于菜”

2019-01-31 22:50:4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各界质疑声四起——校园道德教育为何收效甚微?

  2019浙江省两会期间,如何有效开展中小学道德教育,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代表们纷纷建议,希望道德教育不再留于墙体标语,家庭、学校、社会应合力改变“唯分数论”的“好学生”旧识。

  “有不少工作在一二线城市的‘成功人士’,时常抱怨周遭环境‘冷漠’。”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释界源坦言,如此心态的形成,与学校缺失有效的道德教育不无关系,对于“好学生”的评价缺少了道德层面的评判。

  事实上,学校并非不曾努力。据了解,就宁波而言,绝大多数有条件的教育场所都设立了德育宣传栏,并在校区醒目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但似乎仅是“抽象”的宣教,并未在学生心里激起“涟漪”。

  “盐融于菜中,食客才能愉悦食入。”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特级教师、象山中学老师金依平谈道,德育教学应自然渗透于课堂教学,渗透于学科教学,为抽象的道德理念“着色”。

  如有些数学教师在勾股定理教学中,着重讲解了定理的来由史,将宣扬古代数学家追求真理的品德融入其中,既让“枯燥”的数字定理,变成了生动的“励志故事”,亦起到了道德品质的具象传播。

  然而,除了学校和教师要树立道德教育的“创新之心”,教育工作者亦纷纷呼吁,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还要给予学校“创新之机”。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直接对教师造成繁重压力,教师只得花绝大部分精力在学科教学上,积压了原本德育的教育空间。”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效实中学校长裘建浩说。

  裘建浩坦言,校方亦要通过家长会、学校文化活动的形式,将评价“好学生”的正确理念传播给家长,寻求家庭教育的配合。

  “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教育学生的当下目标,而养成优良的品德,是教育事业不可忘记的初心,学校和社会都有义务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今天’和‘明天’的关系。”金依平说。(完)

标签:道德教育;浙江省;校园暴力;人大代表;好学生;学生;德育;教学;质疑;学校 编辑: 林辰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