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沾着泥土,带着露珠’。”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马俊红说。
2月27日,教育部举行“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集中调研,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其中,那些来自农村地区、较为落后地区学校的经验更让与会者动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决定继续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今年,本报与教育部合作,承办了该活动的大型直播,并已分别于元旦春节开展了两次大型直播,特别是“春节篇”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很大。
马俊红介绍了黑山县带着“泥土味”的做法:“现在具有我们黑山县特色的民乐、剪纸、驴皮影、葫芦雕和体育传统项目太极拳、武术、空竹等活动已经走入学校大课间或者音乐美术课。”同时,他们还在全县持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个学生学会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支民族舞、会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会一件民族乐器、上一节民族课、参加一项民族节日活动,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孙乐为说,这也成了山东进行该项活动的优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文化的特点,组织了不少活动。比如曲阜市,以“古、儒、文、雅”为主题,整体规划学校环境建设,在绿地、道路标识牌、灯箱等校园景观处刻印经典章句,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书法作品展,让学生随处欣赏经典诗文佳句。
要想在校园中真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结合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让学生真的拥有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力量。不仅要让孩子真学,还要孩子们拥有真知。”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说,他们的做法是将武术作为体育的必修课程,在认真操练过程中让孩子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坚持将讲台、舞台、平台三台联动。正是‘传承的力量’活动的特点之一。”中宣部文艺局联络处副处长王均宇说,从目前来看,该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同时又给学生、老师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台,另外还调动了社会各界积极性和热情,“建起传承发展的共享共建平台”。
“传承的力量”活动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比较多。”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说,因为缺少监护,很多留守儿童沉溺于网络。而“传承的力量”活动既有利于这些孩子形成自己的乡土记忆,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赣榆区的厉庄小学,这几年整理出了苏北鲁南地区246项民间体育活动,建设了一座民间体育展馆,并在校园内开辟一处300平方米的少儿地棋活动场地,将流传于苏鲁乡村的16种传统棋种全面呈现。
不少专家指出,坚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是给学生多几个活动、多学几项技能那么简单。“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体育课的改革,是一个带全局性的变革。”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仲呈祥说,因为,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德与智齐头并进,左右脑一起开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而不是只会考高分的人才。
不过,不少来自基层的教育者表示,在校园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正如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校长刘艳琼所说的那样:“当前,一方面是学生运动不足、体质不强、眼睛不亮、体重不减的‘四不’现象令人堪忧;一方面是来自安全的“紧箍咒”,让学校体育教育和活动无法大力开展。”
另外,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王雷也指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师资少、培训周期较长、场地不足、与青少年实际水平相当的赛事太少等问题也依然存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下一步“传承的力量”要实现“三个融入”。首先要融入生活,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而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文化的传承重要载体之一就是日常生活。其次,要融入学科和课堂。第三是融入时代。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