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走进经典阅读之门

2019-04-29 17:08:03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熊纪涛

  资料图片

  “读享四月”特别策划⑤

  经典阅读,是读书人痴迷心醉的事情,也是读书人忧伤心碎的话题。经典地位之高,阅读行动之艰,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当今频频成为热议难题。身为教师和普通读者,并非长期深研“一经”的专家,该如何对待经典阅读呢?具体来说,对经典阅读究竟该树立怎样的认识呢?经典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经典阅读的实践应当怎么做呢?

  树立一种认识:读比不读好,有方法地读更好

  经典阅读,关键在“读”。在当今,我们无论怎样谈论和强调经典的重要性,都比不过读的行动的重要性,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经通则百经通”。阅读经典是对经典真正的致敬和礼赞。从一本经典开始读起,争取一生读懂一本经典,是读胜于说的生动写照。面对经典,“读”是第一要务。

  一般来说,经典总是先于读者而存在。经典总是等待着有缘人来谋面、解读和阐扬。按照文化人类学的阐释,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而人类也被文化所塑造。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由人创造,也塑造人。具有阅读基础的人,面对经典,会产生文化的吸引和排斥。阅读经典,沉醉其中表明读者被文化吸引,而昏昏欲睡表明读者被文化排斥。每位读者面对经典,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总有产生共鸣的一本经典、一个章节、一段文字或一句隽语。这就启示着每位读者要惜缘,善待文化所赐予的阅读缘分,尽力多读经典,寻觅到有缘的经典、篇章和语段。当然,阅读经典,也存在读者跟一些经典毫无缘分的可能性,甚至是终身无缘,不过,这常常也是阅读开卷后的体会。在某种程度上说,读字当头,穷尽一生阅读有缘之书,把无缘之书变成有缘之书,是一个读者的自我修养和自觉进化。

  所谓的阅读缘分,是读者鉴于阅读的时间、方法、能力和心境等阅读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阅读判断。随意任性读,按部就班读,还是接受指导读,当事人应有一定的预想和估计,毕竟读法不同,过程不同,辛劳不同,收获也不同。随意任性读,接近于读书“蚕食法”,最考验人的耐性和毅力;按部就班读,属于悟性极高的人的做法,只要有智慧,就像捅竹竿需要力气一样,剩余的只是时间问题;接受指导读,比较省时高效,拜师受教的意义通常就在于此,因为有人指点,所以有疑则进。一句话说到底,读法取决于读者的天赋、环境和资源等基础条件。

  只有阅读经典,才能觅得阅读缘分。少年时也许读不懂的经典,到了青年、中年或老年能理解大半,甚至深深为之吸引,所谓时机,就是机缘。成年人读经典也许识字却不解义,遇到高手指点方法可能就豁然开朗,甚至人生恍然大悟,遇人指点,也是缘分。机缘也好,缘分也妥,哪个背后不是勤勉阅读、坚持阅读呢?读者无论男女老少,阅读经典如同幼儿学步,关键是行动开读,其次才是讲究方法和多下功夫的问题。所以对一位读者来说,需要树立一种认识:读比不读好,有方法地读更好。

  明确两个目的:化字为慧、身体力行

  常常有人感叹: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一个人能否过好这一生,这是一个一果多因的事情,不能只把板子打在阅读上,且不论阅读的书籍是不是经典。那么,阅读经典有什么用呢?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化价值是经典阅读的最大价值。如果我们抱着实用的心态,总想着通过多读经典进而改变自身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境况,恐怕有点儿文不对题和“强书所难”。当然,我们阅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更是为了增进智慧、改进行为。

  阅读化字为慧,就是通过读经典增进心灵智慧。经典是思想的产儿,是文化的结晶,是智慧的提纯,能优化人的思维、润泽人的心灵。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说,读书不能拘泥于书中的文字,迷信书本教条。经典是用文字书写的,但文字具有两面性:遮蔽性和传输性。文字,既是我们通往圣贤心灵的津梁,也是我们通往圣贤智慧的障碍。如果我们读书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就像只站在通往圣贤智慧的桥梁上和门径前,根本没有登堂入室却还沾沾自喜。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文字的传输性得到一些东西,另一方面我们也因为文字的遮蔽性而错过那些无法传达或者被文字所遮蔽的信息。聆听圣贤的言说,重在“意”会而不能流于“字”面。读出文字背后的生活、人性和智慧,人的心灵怎能不变得润泽柔软呢?人的思维怎能不得到优化和提升呢?

  阅读身体力行,就是通过读经典使人行为美善。经典给人提供一种思维的框架和模式、精神的启示和指向,这在总体上有益于人的行为改善,但不代表人的具体行为必将美善。否则,漫长的古代时期那么多读书人就不会产生奸佞之辈了。经典是美好的,问题是读经典的人能不能身体力行。面对现实生活,虽然时代几经变迁,经典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只是精神宏观层面的启迪,但是经典还是给出了不少千古不易的行为指南,值得我们一生奉行。例如《论语》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庄子》讲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等,都是值得我们躬行的人生准则,足以让自己言行美善起来。如果只是满足于记住和知道,那就等于人心甘情愿把自己变成“两脚书橱”,而成为存放知识或圣人言论的容器,行为并没有得到改进和优化。如果只是满足于把古代圣贤的这些优美的言词挂在嘴上,而行为完全相反,那等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给牛马穿上衣服“裾马襟牛”,无异于“衣冠禽兽”。一个人有嘉言,再配上懿行,才算是“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

  阅读经典,是为了化字为慧、身体力行。当今,不少人读了大学,却被认为有知识没文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道道不行,归根结底差错就出在这里。所以说,读经典,看行动,一是读,二是做。读了多少,悟了多少,又行了多少,这才是当今阅读经典的目的。

  把握三个方面:概观分类、养好心态、量力而行

  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之多令人咂舌,皓首难以穷尽经典。儒释道三种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干。单说一种文化,其经典的数量也同样令人惊诧。作为一个普通人,并非专业研究,而是为了增进智慧、涵育心行,抓住纲领性文献、根本性典籍就够了。因此,改观分类,必须简明扼要。

  儒家经典的代表:四书五经,即“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道家经典的代表:“道家三玄”《易经》《老子》《庄子》。佛教经典,数不胜数,其中比较有名的经典有《华严经》《金刚经》《心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圆觉经》《地藏经》等。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都将《易经》纳入其中,而佛教经典却没有,原因就是儒道这两家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而佛教是外来文化最后才本土化即中国化,而且《易经》在儒道两家的文化体系中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儒家“五经”有着各自的价值功能和文化指向,学《诗》以说、习《书》为政、知《礼》为交、研《易》为变、鉴古(即《春秋》)为今。其中,《易经》代表着变易、简易、不易,蕴含着权变之道、不易之理。而道家经典中的“道家三玄”,其中的《易经》蕴含着道通天地、阴阳之变,“阴阳不测之谓神”。道玄相系,这是魏晋时期阮籍、嵇康、何晏、王弼等人创立新的道家流派——玄学的重要依据。事实上,除了这些明显具有哲学、宗教、伦理品质的经典,还有众多的其他经典,如文学经典楚辞汉赋、魏晋志怪、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如思想经典《墨子》《潜夫论》等。总之,在以上所说的经典中,选择其中一部分,只要达到增益智慧、涵养德行的目的即可。

  整体概观分类后,阅读经典就要抱定一种好心态。诵读经典,最需要抱定的心态是什么呢?就一个字:静!静是为学之要,是古代圣贤反复强调的。用儒家经典《大学》的话说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用道家经典《老子》的话说就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做不到静,就失去了阅读经典之根。常言道,静能生慧。然而,心灵如何修静,本身就是大智慧,这需要每个读者用一生行动来探求。

  修好心态,紧接着就是好好地读。怎么读?量力而行。如果一两天就能读完一本书,那么这本书基本上不叫经典。经典不是一下子读完的,而是用一辈子来读的,也是需要反复来读的。量力而行,意味着既要循序渐进,也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忌贪多嚼不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坚持不懈,质和量都适切,如同登山时不能太陡太艰险。

  阅读经典,贵在专精,通达文字之心、文章之心、经典之心和文化之心。诵读经典,其意义不在于记住,而在于把阅读作为学习经典的重要方式,最终达到读有所思、悟而有得、学以致用。

  (作者 熊纪涛 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教师)

标签:经典;阅读;阅读经典;读者;文化 编辑: 隋雪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