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在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三间田艺术农场,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在绘画。图源:新华社
寒假临近,研学游市场即将迎来旺季。近日,北京市文旅局发布《北京市旅行社组织或承办未成年人研学旅游服务规范(3.0版)》,进一步规范“研学游”服务。其中明确规定,严禁打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旗号收客,应从有关高校为中小学校提供的正规团队渠道办理预约申请,以此确保“游有所研”“旅有所学”,避免“只旅不学”。
研学游,作为一种结合旅游与教育的新型旅游方式,其初衷是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然而,在当前的研学游市场中,一些旅行社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往往偏离了这一初衷,将重点放在了“游”上,而忽视了“学”的本质。一些旅行社和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更是夸大宣传,不惜虚构研学内容,将清华、北大等名校作为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
作为我国最负盛名的顶尖学府,清华北大素来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心之所向。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入校园研学,提前感受名校魅力,从而激发出学习动力,树立起远大志向。所以一到寒暑假,各地家长和孩子纷纷报名参加名校研学团。只是一些所谓的“名校研学游”,结果往往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下校园,根本没有机会深入感受名校的文化氛围。有的孩子甚至连校园的样子都没看到,只是在校门口拍照打卡,其实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到此一游”。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只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校园,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师资力量和独特的学术氛围。而这些,绝非一次简单的参观所能领略。真正的研学游,其核心在于“学”而非“游”,它应该是一种深度体验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交流,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过分强调“游”的娱乐性,忽视了“学”的教育性,最终使一些“研学游”沦为了“研学忧”。
此番北京市对这一乱象放大招,正是为了推动研学游回归其本质。新规要求旅行社在宣传研学游产品时,必须明确标注研学内容和教育目标,严禁以名校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同时,还鼓励旅行社开发更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游产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毫无疑问,这一举措是对研学游市场的一次纠偏,让研学游有望回归到“学”的本位。
当然,新规的出台只是第一步。要让学生在游玩中真正学到知识,旅行社需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注重研学游产品的教育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家长们也需要理性看待研学游,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学游产品。可以预见,随着新规的深入实施,研学游市场将逐渐告别“研学忧”,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