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赵婷红 记者 梁建伟)这个春节,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寻访身边的好家风。
学校一位负责人说,希望学生通过寻访身边的家庭,找一找好的家风,讲一讲好家风的故事。“特别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身上有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的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好的家风发扬光大。”
这份作业一布置,学生们热情很高,纷纷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寻访,有的小队拜访杭州市的“十大平民英雄”,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平民家庭的家风故事;有的小队通过互相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赞一赞自己家的好家风;有的小队给社区老人送祝福、收拾房间、给老人泡脚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家风。
四(2)班的几位队员,把寻访的目标放在了自己的长辈身上,通过放假后一段时间的观察、闲聊、探访,竟然发现了一个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好家风是这个样子的。
队员刘隽希发现,每次开餐前,爸爸妈妈都会等长辈开动后才动筷;吃饭的时候,时不时为爷爷奶奶夹菜;饭后为他们端茶递水。他在汇报材料里写道:“以前没怎么留意,这一次的发现让我把脑子里的很多片段都放了出来,比如每次爸妈买来新鲜水果,总是第一个递到爷爷奶奶手上,让他们先尝;每个月他们一定会抽时间去看望外公外婆,耐心倾听他俩的家长里短。妈妈常说一句话,陪伴最重要。”
队员周祯宇家的每个人都各有所长:爷爷种菜、种花从不失手,奶奶每天折腾菜谱,爸爸养鱼、摄影、煎牛排都棒极了,妈妈会烤好吃的饼干,大家自得其乐。他爸妈常说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不轻言放弃,就一定可以做成。
春节里的寻访,他发现全家人的这种执拗劲有可能跟奶奶有关。“我听到了一个故事,奶奶以前在工厂上班,每天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天就能做5000个盒子,远远超过同事,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还记得有一次,上了年纪的奶奶开始学微信,手机键盘上的字母太小,就把键盘画在纸上放大,一个键一个键地对照打字,现在她不仅能用微信轻松自如地聊天,还能用百度搜寻菜谱。
在报告的最后,周祯宇说了这样一件趣事:“说到菜谱,可爱的奶奶为了不断琢磨提炼厨艺,竟然不惜让全家吃了一星期鱼丸。她的这种坚持与执着,正是我们家最宝贵的传统家风。”
学生彭皓冉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说这是长辈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了他。他们教导他,小至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饭,都要节俭。
他回忆说,小时候有一天早上,他拧开水龙头刷牙,水一直开着,外婆看到了立刻上前制止,并教育他:“皓皓,你刷牙的时候水龙头一直开着,这样太浪费水了,许多边远山区的小朋友连喝的水都没有,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看到外婆如此激动的神情,起初他很困感,细想平时外婆用水是如此节约:淘米和洗菜后的水都要用来冲厕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长辈们平日里的一言一行,让彭皓冉把节俭当成了自觉,每次吃多少盛多少,即使自助餐也一样,从不浪费。
学生陈咏絮带来的家风,是发生在外公外婆身上的陈年旧事,她是这样写的——
当年,外婆在天台教书支援山区教育工作,外公虽恋恋不舍仍全力支持。有一天,外公欣喜地接到了两封电报,拆开一看:第一封是外婆被评为先进教师的喜讯,接下来拆开另一封,外婆生病了。
外公马不停蹄地收拾好背包,赶赴外婆执教的天台南山中学。当时买张车票需要十几元钱,可别小瞧了这十几元钱,要知道当时的工资也才四十几元。为了省下这些钱给外婆买营养品,县城离外婆的住地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当时天气已晚,班车己停发。外公决定徒步前往。为了抄近路,外公选择了翻越一座山,争分夺秒、手脚并用往上攀登。每当到了小岔口,他都用智慧一一寻到了正确的方向。
走上一条羊肠小道时,夜幕降临了。突然面前出现一个大黑影,难道是狼?外公身上直冒冷汗,上都上来了,还退缩什么?外公一边想着,一边勇敢地往前走。那黑影并没有向外公扑来,他定睛一看:一场虚惊,原来是头水牛。外公一路小跑下了山,径直向南山中学狂奔而去。当时躺在床上的外婆,看见走来一个高挑的男子,没想到竟会是外公,顿时感动得涕泪零如雨……
这就是亲情,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的。